随着北京冬奥会闭幕,北京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13日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举行。目前,开闭幕式场馆、比赛场馆和冬残奥村等地的转换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开幕式彩排也已开始。

北京冬奥村自2月23日中午12时至25日上午8时,在44小时内完成了向冬残奥村的转换,目前已经正式开村。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冬残奥村将为“村民们”提供吃、住、行等各方面的细致服务。公寓楼、健身中心、娱乐中心、广场区等区域都进行了设施设备转换和临时无障碍设施增设工作;餐厅重新规划用餐座位和饮品摆放方式,预留100余个轮椅位置;广场区启用轮椅假肢维修中心;在安保和交通方面,灵活制定适用于残疾人的安检政策与程序,设置独立检查室。

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道上,场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正在为北京冬残奥会转换期工作进行冲刺。正在测试的颁奖台不再是冬奥会时的台阶样式,而是改为坡道——以方便坐姿运动员上台领奖。往届残奥会,很多时候都只有赛道上有坐姿运动员的专用通道。此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专门沿赛道外沿设置了2.5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坐姿运动员更换坐姿滑雪器后,能由该通道独立自主完成热身、参赛、等候成绩、赛后采访等全流程动作。

在云顶滑雪公园,“无碍”只是起点,转换期工作处处充满了“有爱”的细节:在比赛出发区为运动员增设了取暖棚和卫生间;增设低位服务台、升降机和无障碍车辆等设施;还为媒体设置了低位护栏采访区,为需要使用轮椅的记者提供无障碍的采访环境。

国家体育馆“冰之帆”内,不少设施为残奥运动员“量身定制”。比如专门辟出一个轮椅假肢维修站,以备不时之需;在运动员热身区,将脚蹬自行车换为手摇健身器;在运动员更衣室的淋浴间,新增一个花洒底座,让运动员触手可及。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运动员休息室就餐区域,摆放着一台饮料柜,与通常同种饮料放在一排的摆放方式不同,这个饮料柜的每一层都摆着各种不同的饮品,这样包括坐轮椅的人在内,大家都能在适合自己高度的位置取到想要的饮料。

国家体育场作为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场地,在顺利完成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演出任务后,迅速进入场地转换和演出准备阶段。目前,冬残奥会开幕式800余名演员已经进入鸟巢,开始进行合成排练。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将继续延续简约的风格,以“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为主题,展现残疾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记者 黄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