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福建省从“陆上荒岛”,经济规模不如甘肃,到常年来进入全国GDP前十,福建省是如何逆袭的? 这个要从改革开放说起,福建省的沿海优势得以发挥,再随着铁路网和机场的建成,福建省加快与全国各地的往来合作, 成为了全国一流的大省。
在2022年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全国337个城市排名中,福建省拥有3个二线城市,3个三线城市,3个四线城市。 从整体来看,福建省没有新一线城市及以上,也没有五线城市,真的是均衡。
3个二线城市:厦门、福州、泉州
这三地是福建省的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全省的门面。 在2013年,这是第一财经研究院第一次发布全国城市榜单,福建的厦门和福州全部入围新一线城市,在2016年第二次发布时,福州已经退出,厦门还在榜单,直到2017年福建省再无新一线。
就目前来看,厦门和福州还是有望重返新一线城市。 这两地,福建省和国内其它省份一样,都在全力支持福州发展。 在2021年的10月,福建省就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若干意见》,并明确了支持福州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泉州的GDP虽然高,在2022年还是进入全国前20,但毕竟是普通地级市,二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个三线城市:莆田第2
三线城市依旧是国内城市发展的中上水平,一共有70个名额,福建省占据了3个,分别是漳州、莆田和宁德。
莆田在福建省3个二线城市中位居第2。 莆田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陆地面积4200平方公里。 莆田,再也不是大家眼中仅仅依靠制鞋业发展的城市,如今在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也是享誉全国,妥妥的三线城市。
三个四线城市:依次龙岩、南平和三明
从经济规模来看,龙岩是三地中最高的,在2022年的经济总量为3314.47亿元,位居全省第6,甚至高于三线城市莆田。 也就是说,龙岩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三线城市。 南平和三明都是福建省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城市,基本和城市级别保持正比关系,这里的南平则明显抢眼,在经济总量远低于三明的情况下,却要领先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