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有关部门发消息称,2022年北京市优良天数为286天,与2021年基本持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其中一级优天数138天,较2021年多了24天,重污染日为3天,较2021年减少5天。
(资料图片)
也有部分网友反对之,提出北京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只达三成。
双方观点差距有这么大吗?谁对谁错?
我仔细看了双方的说法,其实双方都是对的。
之所以有矛盾,因为双方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的定义不同。
北京有关方面提出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的所谓“空气质量优良率”,又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包括了一级优天数与二级良天数。
以上北京“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的数据286天,包括了一级优天数138天,及其它大部分的二级良天数。
什么叫一级优天数、二级良天数?
我查了有关专业解释,结果如下: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 此时,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 此时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建议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反对者认为北京有关方面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的定义不准确。
反对者就是根据以上专业解释,认为“空气质量二级良”也应划为污染天,不应该与一级优合并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之中。
而是认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只应包括一级优。
因为在语义中,“优良”在词典中是近似相当好、优异、十分好的含义。
而北京有关方面提出的“空气质量优良率”,将空气质量一级优与存在空气质量问题的二级良进行合并称呼,就不严谨、不准确了。
优良,不等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中的优+良。
所以讲,北京“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准确的优良成果表述应该是,北京全年空气质量一级优天数为138天,“基本无空气污染率”达三成。
我赞同反对者的定义。
因此建议,以后有关方面报告的空气质量成果,不要用“空气质量优良率”或“优良天数”这个指标。
应该用“空气质量优级天数”,去掉“良”,不要与二级良天数合并。
不要用“空气质量优良率”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这个说法的理由,如下:
一是把空气质量一级优与二级良合并一类,不准确。 因为二者存在有无明显污染、损不损害健康及其它重要方面的不同特征。
我平常留意观察过。
看到的天气预报为良的天气,天空全部或大部分都是灰蒙蒙的,与肉眼可见的雾霾天一样的,或大部分一样。
以下为北京某一天空气质量为良的情况观察。
“空气质量二级良”是明显污染天,对人的身体健康、风景审美与心理健康、旅游经济都有一定负面影响。
“二级良”影响风景审美,看不到蓝天白云,是影响心情与心理健康的,可能影响心理抑郁。
也对人们外出游览或旅游及旅游经济有严重影响。
二是客观上有夸大成绩、误导公众之嫌。
“空气质量优良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给人以空气质量完全达标的意思与感觉,而实际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中的良是二级,存在明显空气质量问题。
虽然这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上存在不妥。
三是降低了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目标与考核标准, 不利于空气质量问题的彻底解决。
作者简介: 东方赢,真业心学创始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著作有《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第四届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