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欧班列 高效开行


(资料图)

光明日报郑州10月5日电(记者丁艳)10月4日18时35分,一列挂有50节车厢,满载医疗器械、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河南郑州北站驶出,开往俄罗斯莫斯科。

郑州北站位于京广、陇海两条铁路主干线交汇处,担负着两大铁路干线4个方向货物列车的到达、解体、编组、出发等作业,承担着中欧班列(郑州)的调度指挥任务。

双节假期,郑州北站调度车间三班值班站长聂佩哲和同事坚守在调度台前,编制编组,指挥运输。“中欧班列对车底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满足固定车次、固定线路等条件。自2013年7月18日郑州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郑州北编组站就负责给班列的车底进行集结、整备,确保每一个环节零差错,保障中欧班列装载准时、安全驶出。”聂佩哲说。

作为调度人员,聂佩哲要针对列检人员选扣车信息,编制科学合理的解体计划。他介绍:“车站是路网的‘心脏’,无论多么繁忙,我们都会预留股道,用来集结中欧班列空车底。在车底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向上级调度部门汇报,请求优先考虑安排空车计划。”在中欧班列开行的十年间,他将每个作业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重点标出来,不断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高效指挥法。

目前,郑州北站每天集结的班列空车多达上百辆,为中欧班列空车底选扣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确保及时装车、安全开行。

“每当看到中欧班列的车次在列车运行图上跳跃的频次不断增长,就有种自豪感!”聂佩哲感慨道,“这也激励我们要发挥枢纽优势,全力保障中欧班列高效顺畅开行。”

安徽:科技创新 加快步伐

光明日报合肥10月5日电(记者常河、丁一鸣)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一间实验室里,青年研究员徐玉平正在仪器前专注地做着实验,丝毫没有注意到记者的到来。“我们在研发阻氢低活化钢——聚变的关键材料。”1991年出生的徐玉平从事核聚变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工作,特别是钨铜材料研发,“这个长假,我们一天都没有休息,等不及呀,我们的‘夸父’一定要在2025年底全面建成。”

徐玉平说的“夸父”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的主要使命是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研究关键技术,搭建综合性研究平台。

作为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团队的一名青年科研人员,徐玉平和团队一直在努力掌握关键材料自主设计、制造、使役性能和寿命评估全链条关键技术。

不单是“夸父”,总面积19.2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研从未停歇,白天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夜晚实验室灯光如昼。目前,合肥市布局的12个大科学装置中,有8个位于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9月20日,合肥先进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及配套工程在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合肥先进光源项目总指挥封东来已经记不清多长时间没有休假了。“同步辐射光源在各行各业用途很大,全世界每年大概有10万人次的用户在50多台同步辐射光源工作。”封东来表示,“先进光源是人类探测微观世界时一盏明亮的‘灯’,被誉为‘前沿科研的眼睛’。我们正加快建设步伐,未来,这里将成为世界级光子科学研究中心和产业研发高地。”

吉林:土地增效 农民增收

光明日报四平10月5日电(记者任爽)金秋的吉林黑土地,处处秋色怡人。走进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成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着边际。清风吹过,金黄色的玉米棒露出了头,田野里随之泛起层层黄绿相间的波浪。

面对丰收在望的田间,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笑容灿烂:“整个假期,我们都忙着秋收,能在丰收的黑土地上为祖国庆祝生日,高兴又自豪!”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作为我国产粮大县,梨树县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连续出台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推广方案。今年,“梨树模式”又结合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融入秸秆科学离田和粪肥堆沤还田模式,再次推动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凤凰山合作社拿出100公顷土地采用新模式进行种植,每公顷化肥用量减少了100斤,种植株数却至少增加了5000株。

长假伊始,合作社试验田开镰。“不光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来参观,省内外的研学团也来了,一块儿见证了新模式带来的大丰收。”韩凤香说,“如今来梨树调研的专家、农民越来越多,田间地头像景区一样热闹。”

今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推广面积超过3300万亩。“变薄的黑土地又厚起来了,农民的腰包跟着鼓起来,保护黑土地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长假里,凤凰山合作社新制作了工作服,贴近心脏的位置还印有抱着玉米的大熊猫,韩凤香说,那寓意着使命和责任。

青海:银龄支教 播撒希望

光明日报西宁10月5日电(记者万玛加、王雯静)“回西宁的机票早已买好了!这次假期来济南主要是进行例行体检。”电话一接通,吴钧教授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2021年夏,已退休的山东大学教授吴钧、胡和勤夫妇得知“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后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当年10月,他们风尘仆仆上了高原,成了银龄支教青海师范大学团队的成员。

从东海之滨来到黄河源头,从重点高校到西部普通院校,除了高原反应,两位教授体会最深的就是两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青海教育事业相对落后,但学生的求学热情、学校求贤若渴的作风,让我真切体会到了银龄支教的意义。”胡和勤感慨道,“教育一头连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一头连着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希望。希望‘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实施,能让西部地区学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的专业是翻译,他是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原本一年的支教活动,谁想一不小心就‘拖’到第三年了。”吴钧告诉记者,放不下学生、搁不下教学,还有那些未落实的计划……

“我俩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见证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深感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能在退休之后参加银龄支教,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尽绵薄之力,这是一种责任和幸福!”吴钧和胡和勤兴奋地说。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06日01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