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新闻战线

摘要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深入推进媒体融合,顺应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以科技赋能沉浸式报道,不断提升新闻的“社交圈属性”,塑造新华社“年轻化”的形象,推出了一系列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精品佳作,实现主题报道“破壁出圈”。


(资料图片)



主题报道如何“身临其境”?

——新华社沉浸式报道实践策略研究

齐慧杰  胡国香  唐颢宸  徐步云  冯子雄

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呈现方式不断发生改变。从静态可读到动态可视,再到交互体验,“身临其境”式报道不仅成为用户感知系统的一种“延伸”,也为传播平台和传媒业态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沉浸式报道走入具体实践,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在把握沉浸式报道关键要点的基础上,不断将实践要求转化为谋划报道的策略方法,推出了一系列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精品佳作,在虚拟现实、移动直播、元宇宙等热点领域不断发力。


虚拟现实——沉浸式“围观”中国空间站

4月24日,新华社客户端结合中国航天日推出重点报道《AR新闻|中国空间站》,通过“AR(增强现实)新闻+CG(计算机动画)共创视频+3D科普视频+终端交互”技术赋能,展示中国空间站建造过程及主要功能,为用户带来全新增强现实沉浸式体验。报道获全网置顶并登上热搜榜,总浏览量突破1亿次。

《AR新闻|中国空间站》系列产品主视觉海报。

科技赋能

依托新华社客户端先进的AR功能,报道中酷炫生动的科幻效果得以实现。AR新闻作为系列产品的核心,运用人工智能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影像处理技术将虚拟影像和现实影像融合起来,让真实的环境和虚拟世界实时叠加到同一空间之内。相对传统的文、图、视频报道,AR新闻可以为网络用户带来丰富沉浸感和感官体验,用具象、可视化的方式传播内容,空间表现能力强,更兼具互动功能,帮助用户体验更多元的新闻样式。

精细、精致、精妙的建模效果是本次报道中最重要的“基本盘”。众所周知,中国空间站自身构造十分复杂,且建造过程经历了16次飞行任务,这意味着极高事实性要求。策划团队通过3DMAX(建模渲染软件)建模,采用了Substance Painter(纹理贴图绘制软件)绘制贴图和烘焙法线纹理,建模面数达到73873面,从文案撰写、软件界面设计,到美术制作、动画渲染,前后共完成了45个测试版本迭代,才将完整的中国空间站呈现出来。

内容共创

本次报道充分运用新华社终端平台优势,联合抖音发起了UGC(用户原创内容)内容共创。主创团队联合航天垂类影响力居首的博主通过CG视频的形式,描绘了穿梭到2050年参加“天宫课堂”授课的场景,用搭建积木的形式展示中国空间站建造全过程,并以诙谐幽默的镜头收尾。除此之外,团队首次尝试在账号下链接小程序,点击后用户可以操控航天员漂浮至中国空间站近处观摩,与短视频视角形成沉浸式体验的延伸闭环。

现实延伸

主创团队积极探索XR(扩展现实)设备的AR延展,运用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在空间中对虚拟模型进行准确定位,使其与现实世界中的空间位置保持一致,展示中国空间站的“T字”构型。利用可透视的RGB(颜色系统)摄像头,将中国空间站的模型与现实环境结合起来,识别跟踪真实场景中的物体和环境,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观摩中国空间站建造全过程。除此之外,团队协调线下展陈资源,在北京首钢一号高炉、上海迪士尼小镇、深圳南山博物馆、昆明商圈的户外大屏滚动播放视频及裸眼3D模型展示。


移动直播——沉浸式感受烧烤“烟火气”

聚焦近期“淄博烧烤”走红现象,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了《沉浸式打卡淄博烧烤》新媒体直播。本次直播创新采用新媒体互动式报道,呈现浓浓的“人间烟火气”,累计观看量超2500万人次,网民直呼:“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烧烤的香味”!

“打卡淄博烧烤”沉浸式新媒体直播。

视角转换

“沉浸式”主观视角是这次“淄博烧烤”直播的一大亮点,有别于视频直播“记者出镜介绍+嘉宾采访”的传统“套路”,也不同于把镜头一架就让网民自行“围观”的慢直播,本次直播全程采用第一视角,镜头内容既是记者所见,也是网民所见,给人一种到了淄博当地的感觉。

这种沉浸感还体现在镜头的真实:不需要固定的脚本,不囿于预设的流程,也不追求镜头的完美,而是一镜到底,尊重实际发生的事件,这种真实感让沉浸感更强。比如在直播中,因为火车站的嘈杂、烧烤摊位的喧嚣,有时听不清楚记者说话,但这也不妨碍网民感受现场热火朝天的氛围。

实时互动

让网民评论成为新闻本身,是本次直播的另一特色。从火车站一路到烧烤店,记者一边走一边介绍,带着网民“逛逛吃吃”,直播间内气氛十分活跃。而这种互动也成为报道本身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真正实现了双向交互,大大提升了参与热情。

网民不仅能“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介入”直播。在直播进行到围坐吃烧烤的“吃播”环节,观看直播的网民仿佛就坐在记者小桌的对面。看到记者吃法不对,有着急的热心网民立刻在直播中提醒“要蘸料吃”“要大口吃”。记者调整“食用”方式,还不忘对着镜头回应网民“确实好吃多了”。还有网民心疼摄像大哥,在直播中建议给摄像记者“也卷一个”。在时长近3个小时的直播中,开放互动的尝试使得直播间“人气”满满,网民与记者你问我答的氛围十分热烈。


元宇宙——沉浸式体验未来愿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客户端重点打造“元宇宙·职业新体验”系列报道,依托元宇宙前沿技术讲述了元宇宙里的三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故事。报道在新华社全系列终端平台发布后,全网累计触达量近5亿次,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近4亿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破70万,成功实现主流话语的破圈跨界传播。

话语创新

“话语创新”是这组系列报道的策划亮点之一,为了让重大主题性报道契合年轻人阅读需求,主创团队用年轻人感兴趣的元宇宙技术和体验,讲好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的两会故事,让“高大上”的元宇宙技术“接地气”、有“网感”,让重大主题报道充满“年轻化”的表现力,引发年轻群体的好奇心,提升年轻群体的触达率,将宏大主题蕴含在细节故事背后,将深刻思想融入平实叙述和真挚情感之中。可以说,元宇宙系列报道是一次面向年轻用户群体“破圈入群”的尝试。

例如,在讲述郁伍林代表的故事时,报道通过打造新型影像语言,创新视听表达,让怒江小山村中的民宿场景走起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赛博朋克”风格。同时,在增强现实技术的加持下,极具“未来感”的炫目场景又升华了报道的美学价值,这种创意设计既抓住了眼球,又入脑入心。

精准运营

当前,互联网上的年轻用户流动性较强,不同终端平台的特点不一,用户会依据个人使用习惯有针对性地选择浏览平台。基于此,这次报道在新媒体运营手段上也有所创新:一是“精准”,主创团队通过加强对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属性、内容调性、传播模式的研究,借鉴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平台的多渠道运营策略,针对不同平台制定差异化内容传播方案,不断调整多个版本的发布内容。二是“巧妙”,系列稿件在全国两会前推出,错峰推广,避免与重大消息发布时间重叠,实现了宣传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三是“互动”,系列报道发布后,就业话题引发受众广泛讨论,通过及时回应受众关切的问题、置顶优质留言,形成浓烈的互动氛围,进而打造裂变传播矩阵,让传播更深更广。

沉浸式报道作为当前创新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不仅改变着新闻的生产关系,也让用户和新闻之间的交互联系显著增强。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元宇宙、Web3.0等领域必将获得进一步开拓,基于虚拟现实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信息呈现形态和组织方式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如何在更多领域加强沉浸式报道应用?哪些类型新闻更适合沉浸式报道?如何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到沉浸式报道的传播过程中?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实践成果走向“台前”,这些问题既是在实践过程中的反思,也是我们下一步谋划报道的要点。毋庸置疑,诸如中国空间站、淄博烧烤直播、元宇宙看两会等报道,在未来还有着很大的想象与实践空间。

(作者齐慧杰系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党委委员,胡国香系该中心新媒体部副主任,唐颢宸系该中心新华社客户端编辑,徐步云系该中心新华社微博编辑,冯子雄系该中心融媒体部编辑)

责任编辑:王  月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6月(下)。


新华视点:新形势下怎样做好高质量调查研究报道

新技术赋能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以新华社“元宇宙·职业新体验”两会报道为例

以用户为中心,探索沉浸式传播新模式——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为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