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观众带来“纪录片”式真实感的科幻电影,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以及中国工业和科技水平的体现。
文 | 孔雪
近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在全国院线热映。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月球基地、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等“硬核科技”引发了全民热议。中核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队”也发声大力支持,词条“你们只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登上热搜。
(资料图片)
专家们表示,《流浪地球2》不仅代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高水平,也标示着中国电影工业进入了新阶段。
1
科幻作品的两种意义
2
从电影类型上来看,诸如《星球大战》系列、《星际迷航》系列的科幻电影,其实属于相对“软科幻”的“太空歌剧”类型,即将传奇冒险故事的舞台设定在外太空的史诗科幻作品。这类作品更注重故事的戏剧性而非相关科学学科的严谨性,这一类型由《星球大战》开启,之后出现的太空奇幻类电影《ET外星人》《阿凡达》系列也与之类似。
与这些“软科幻”类型相对的,是“硬核科幻”类型,这一类型的影片除了早期的《2001太空漫游》(1968)勉强算是以外,大多集中在2010年之后出现,例如《地心引力》(2013)、《月球坠落》(2022)等,其中普遍受赞誉的是《星际穿越》(2014)和《火星救援》(2015)。
这类电影的脱颖而出,除了其包含的勇于探索、奉献牺牲、行则将至的人文精神之外,是电影涉及的相关物理学、天文学设定有现实理论和实践做支撑且能够基本自洽,故事发展逻辑和其中出现的工业装备都比较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真实感。
这些“硬核科幻”作品的成功,背后是诸如NASA的国家级权威研究机构,以及诸如基普·S·索恩(Kip Stephen Thorne)等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团队的深度参与。
以《火星救援》(2015)为例,NASA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参与电影制作,但是大多以简单的场景搭建建议或是IP授权为主,而《火星救援》(2015)则开启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程深入参与电影创作的先河。
据多方媒体报道,由于该电影的小说质量上乘、其设定与NASA正在发展的计划“我们的火星旅行”(Our Journey to Mars)的时间表(2040年左右)基本一致,NASA对太空旅行和航天员的火星生活给予了非常细致的咨询服务和硬件支持。小到登陆火星的地点选择、火星车的模型,大到火星栖息地的建设,力求真实。
影片上映后,NASA在官网上建立了“真正的火星航天员”(The Real Martians)网页,除了仔细介绍电影中用到的NASA技术之外,还不时更新其火星之旅计划的相关信息。
3
中国科技进步给观众带来信念感
根据美国科技作家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在其著作《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How Star Wars Conquered the Universe)的研究,《星球大战》系列取得巨大成功的三个重要原因分别是:
科幻不再是小众读物,逐渐成为社会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在影片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明和使用了运动控制系统和特效技术;
通过设置谜题和悬念吸引,引起观众对于答案的渴望并且积极参与讨论,打造粉丝与创作者共同创造的超级IP。
前文也提到,“硬核科幻”优秀之处在于人文精神、严谨自洽的科学论证和大国工业科技的深度参与带来的真实感。
以上所有特质,在2023年《流浪地球2》这部科幻电影中都有体现:电影出品方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成立了电影工业化实验室,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电影工业的标准化管理和运作流程;上映十多天来,大量观众开始对“MOSS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剧情和悬念进行拆解讨论和二度创作,网友将之戏称为“球学”;影片的机械狗、数字生命卡等周边模型截至目前已经众筹了1.2亿元。
据报道,为了完善影片的世界观架构,《流浪地球2》组织中科院等高校的二十多名物理、天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理论物理组”“天体物理组”“人工智能组”“地球科学组”“太空电梯力学组”科学顾问小组,还聘请众多来自军事、外交、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做到了包括理论推演、模型搭建、工程设计、视觉参考等模块的全流程保障。
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逐渐开始了产业转型,支柱产业从钢铁、汽车向航空、半导体、计算机转移,在肯尼迪的大力推动下,1969年实现了载人登月。坚实的工业能力和发达的科技水平为70年代起《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科幻浪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中国,已有自主研发的九章、乾始量子计算机、天宫空间站。这些科技成果让观众对影片中的世界有了天然的信念感。
《流浪地球2》公映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布了2017-2045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并表示天梯、地球车站、空间驿站有望在2045年成为现实。在“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的超话下,影片涉及的可控核聚变、3D打印建造技术、智能建筑机器人、高科技钢索、7G网络等未来科技,也由中核集团、中国建设、中国石化、中国移动等企业主动“认领”,大国重器在《流浪地球2》里“梦幻联动”。
刘慈欣曾表示,有意义的科幻片应该像“未来的纪录片”一样真实。给观众带来“纪录片”式真实感的科幻电影,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以及中国工业和科技水平的体现。
联系我们:
邮箱 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微信 jimi906
新京智库
新京智库是依托于新京报平台成立的新型媒体智库,我们着眼于自身立足北京的区位优势,服务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在国家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城市案例研究和品牌传播等方面,生产具有高度专业化、全球广泛影响力的作品与研究成果,为政府、企业和行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