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一个从欧洲留学归来的朋友,先选择在北京工作,后觉得好玩好吃的不如上海,一年之后便去上海定居了。
【资料图】
还有一位美国朋友,以前喜欢在什刹海、南锣鼓巷安静地泡吧,后来这两个地方变得十分吵闹了,也搬家去了上海。
我在今年8月中旬路过上海,待了一个晚上、一个上午,在餐厅吃饭、泡吧、骑行逛街时,不经意中看到不少老外,感觉比北京多。
我问海归朋友,为啥离开北京去上海?他说,上海更浪漫些。
很多人不懂浪漫,认为不能当饭吃。
其实浪漫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高级价值,可以提高一个城市的魅力与吸引力。
世界上凡是排名靠前的城市,浪漫指数都是很高的。
我发现上海一项很伟大的壮举,在过去三十年城市大拆大建中,老城区竟然保留了大量的四通八达的老街道,及夹道的老法国梧桐与大量老洋房。
上海遍布这种传统街道,及其中各种设计雅致而有韵味的咖啡馆、酒吧、餐馆、店铺,充满人情味、亲近感与天人合一的深邃感。
在上海,逛街是一种不断探寻与带来惊喜的乐趣。
02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北京不如上海浪漫呢?
可能是北京有人重物质觉得浪漫是一种浪费,不如搞经济重要,如北京一些人热衷于破坏性建设。
如在 海淀五道口往北的一条路上 ,道路在此处分开形成了一个公路岛,岛上曾经是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给北京增添了强大生态环境调节功能,还带来满满的清幽美感与浪漫氛围。
我和朋友们自己命名称之为森林公园。
没想到的是,不久前这个存在几十年的森林公园突然被全部推平了,变成了光秃秃的大土包!
据网友讲,毁林是因为准备修新路。
其实这里已有一条老路,只是有点弯。修新路是图抄近路以便直通,只为快几分钟。
其实是在可修可不修之间。
我想,不管是什么理由,除非万不得已,推平这片森林都是不妥的,违背了绿色环保与城市美学的建设理念。
这个森林公园是不是可以保留与恢复?
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更应该重视其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城市美学的平衡,以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不要留下历史遗憾!
03
拆掉老街道,改建宽大马路。
城市的特点应该优先考虑行人的街道多建一些多留一些,而现在很多城市在近二十年建设中无视这一点,而是汽车优先,拆掉大量传统街道,建造大量的宽大道路,把城市变成了处处阻隔阻碍行人的汽车交通网络,使城市的烟火气、人流生气、浪漫韵味、传统风情大大减少或消失。
应该平衡好街道与马路二者关系才对。
北京虽然二环内北边保留一部分老街、胡同,但各区把很多老街公路化,改建得宽到两边人员似乎可以“老死不相往来”。
在上海对逆向骑行是实行严厉处罚、罚款的。
而北京骑行与摩托车可以放肆地逆行,没人管,因为街道马路太宽且中间设置了栏杆,过马路绕行太远。这成了北京的潜规则。
拆除街边商铺,集中到室内大商场。
北京很多路边店铺在近二十年都拆了,消失了,建了很多大商场,商业都集中到了室内。
这些商场虽然建得漂亮、豪华,但总觉不如过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各种烟火气浓厚的商业街道有韵味、有魅力,并且有时间限制,空气很不好,也不方便。
虽然天气进步不小,但雾霾污染一直存在。
2018年,上海重度污染3天,北京重度污染14天。
近几年,上海已经消除了重度污染天,但北京一直还有。
04
我定居北京已有快三十年了。
我喜欢这个城市。
北京历史文化非常之多,而且保护得好;
不像国内其它城市布满密集难看的超高层住宅,北京控高,城市天际线漂亮讲究,在全国是最好的。
各种艺术演出活动也是国内最丰富多彩。
北京也确实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短板。应向国内外优秀城市学习,提高城市美学与浪漫指数。
让北京更美好。
各位,有啥看法?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作者简介: 东方赢,真业心学创始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著作有《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第四届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