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刘姗姗)因喉癌切除全喉、气管切开,72岁老人11年后又出现气管重度狭窄,呼吸困难,常规治疗术中缺氧风险极高。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协作,近日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支持下为患者进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成功打通“生命气道”。

专家团队在ECMO的辅助下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打通生命气道。通讯员供图

72岁的陈爹爹(化姓)11年前因喉癌做了全喉切除术,术后只能通过气管切开造瘘口来呼吸。一个多月前,他开始出现喘气不适、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完全不能平卧,家人赶紧带他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

胸部CT提示气管壁新生物,管腔重度狭窄。当务之急必须尽快打通气道,解除气管狭窄,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问题。然而,陈爹爹做过全喉切除术,气道开放与正常人不同,手术需从气管切开瘘道插入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内,如果实施常规的全麻下经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治疗,手术操作难度高、风险大,很容易引起气道阻塞,出现术中缺氧的情况,严重可导致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因此,术中氧供是治疗的关键。

为保证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讨论后,最终决定在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的辅助下进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术中可依靠VV-ECMO给予呼吸支持治疗,保障患者氧供,为手术保驾护航。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龙鼎、魏波华主治医师迅速为患者建立VV-ECMO。随着ECMO机器的启动、运转,血液从股静脉被引出,经过膜肺氧合后,再回输到颈内静脉。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继续“接力”,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和ECMO的持续支持下,胡轶主任带领团队顺利插入支气管镜,发现其气管隆突上方约4厘米处可见气管壁新生物堵塞气道,术中采取电圈套、电针及激光消融新生物,再精准置入气管支架以打通气道。整个手术过程,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循环稳定。术后第二天,陈爹爹成功撤除ECMO。经过医护人员的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陈爹爹呼吸困难症状缓解,已顺利出院。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介绍,在ECMO辅助下行气管镜介入手术,可在术中为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氧合,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对于复杂严重气道狭窄的患者,往往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手段,治疗上应该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病人获益最大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