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讯 到2023年,全国科普日作为一年一度的科普盛会,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今年,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为社会公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科学盛宴。
漫步于北京石景山首钢园,昔日高炉的工业氛围与展厅内的科技设施相得益彰。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104个单位的360个展项及活动,激发了广大科普爱好者的热情参与,特别是为广大青少年们提供了生动丰富、有用有趣的科学体验。
逐梦苍穹 激荡辉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步入“深空探测”展区,这里集结了一系列高精尖科技成果,令人惊叹不已。从月球探测器的实物展示到仿真火箭发射的身临其境,科技发展的蓬勃动力扑面而来,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近距离领略我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历程。
有同学一再指着展台上的月壤向展区志愿者确认:“这真的是从月亮上带回来的?”展区中央陈列着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返回器,其前侧还陈列着两个小展品,左侧便是那片月壤。
100毫克的月壤被安置在球星容器中,其整体造型借鉴国家博物馆馆藏的系列青铜尊,高38.44厘米,象征着地月平均间距384400千米,宽22.89厘米,则寓意着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所历经的22.89天。容器内部由地球、中国地图、月球、月壤等造型组成,而容器中央部位的空心夹层球体内含100毫克真实月壤,呈现出与月球相似的形态特征。下部的地球造型透光,突显出中国地图,象征着华夏大地对月亮的长久情感。地球与月球间相隔9.9厘米,取意古人所描绘的“天有九霄”,寓意着中国探月跨越极限、超越九重。
除了丰富的展品,月地驾驶体验器、航天器发射指控大厅、以及“太空舱”模拟太空旅行等沉浸式体验,让广大公众得以走近航天科技,点燃探索浩瀚宇宙及航天科学的好奇心,为青少年们揭开星际征途的梦想之门。
科技的进步不仅使“上天”成为可能,同样的还有“入地”。地球深部以及深海领域的技术创新,同样充斥着科技的奇迹与勇者的决心。
探地探海 勇往直前
“一滴油的奇妙旅行”展厅以一滴石油的视角,生动呈现了石油化工产业链和氢能源、地热等新能源的核心成果。解说员为来自北大附小的同学们讲述“油生万物”,阐明了人的一生要“吃掉”551kg石油、“穿”掉290kg石油、“住”掉3790kg石油、“行”掉3838kg石油,使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油升万物”展板前还陈列着两个展品,分别是冬奥会上的“飞扬”火炬以及“烧不着”的工服。这件看似普通的蓝色工作服,却采用了被誉为“子弹打不透、烈火烧不着”的对位芳纶纤维,这种纤维能承受高达500度的高温,同时具备阻燃性能。
此外,地下“探”吃蛇、时空穿梭机等游戏也吸引了学生们的关注,纷纷排队等待体验;国产化水下采油树海底VR体验成为备受瞩目的大国重器,让学生们了解了从油气勘探开发到施工建造的全过程;而沉管隧道游戏闯关则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奇迹。各大展区均巧妙地通过可视化处理,将抽象的原理化为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娱乐中汲取科技知识,实现科普的目的。
科普融合 百花齐放
“你想不想找找和你长得最像的兵马俑?”志愿者亲切地询问前来观摩的小朋友。在“科技+文化”展区的展牌下摆放着一个兵马俑模型,旁边有一台3D打印机和一个电脑屏幕。观众只需对准电脑屏幕上方的摄像头拍摄一张照片,数秒后便会反馈一张与参与者长相最贴近的兵马俑照片。
“这片展区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虚拟计算,提前得知兵马俑的最不利受力位置,进而能够对兵马俑进行保护,防止受到二次伤害。人脸识别和3D打印主要是为了拉近公众与兵马俑的距离,增进大家对于兵马俑的了解,弘扬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文化精髓。”北京建筑大学兵马俑展区的负责同学刘兴齐介绍。
VR“中医针灸铜人”在3D环境中用三维人体模型展现中医经络与穴位,而音律未来则通过AI琴筝辅学智能体系,以沉浸式体验的游戏式教学形式呈现。此外,个性化跑步和划船等运动项目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为活动增色不少。
主场活动展示了科技在各领域的应用场景。目前,科技赋能千行百业,科普也迎来百花齐放。据了解,首钢园10号展厅的元宇宙VR体验空间和安全教育体验区,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同时,户外展区将开展智慧救护、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应急科普等多项应急体验活动。
全国科普日活动不仅集结了科普知识与高科技,使人们能够逐梦苍穹,开启探火探月探秘之旅,还能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领略美丽中国。超多交互项目也让公众参与其中,体验科普魅力。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仍在进行中,将持续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们提供生动有趣的科学文化体验,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共同加快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