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呈现壁画里的乐舞盛景
——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探析
张静
【资料图】
融汇东西,皇皇大观;风沙吹尽,绽放新颜。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敦煌承历史重任,传文化之魂,实现了文化的交融荟萃,铸就灿烂、恢宏的文化宝库。
在敦煌石窟艺术宝库中,敦煌乐舞便是瀚海长河中淬炼出的一颗耀眼明珠。一铺铺壁画上,飞天伎乐、望之云表,无量乐器、不鼓自鸣,霓裳胡旋、纵横腾踏,反弹琵琶、回雪飘飘……这些斑斓的画面,凝结了千年文化华彩,并赋予我们瑰丽的想象。
经过5年的潜心打磨和匠心创造,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精彩呈现,以“乐、舞、诗、画”为钥,开启千年穿越之门,带观众领略活的敦煌壁画,收获美的艺术享受。
1让敦煌莫高窟“活”起来
“敦煌乐舞艺术博大精深,我们希望通过高度还原的手法,将敦煌艺术直观呈现在大众面前。”谈及《乐动敦煌》的创作初衷,导演张华如是说。《乐动敦煌》剧目编创团队,汇聚多位文学、音乐、舞蹈、编导、舞美灯光、服饰造型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多次深入敦煌考察,对壁画、古籍进行深度解读和系统梳理,最后借助多媒体技术、专业演员的演艺,将敦煌壁画中的乐舞盛景“活化”呈现,给观众以更加立体的艺术享受。
《乐动敦煌》剧情探源溯流。剧目主角——西域少年白氏,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音乐家。在表现手法上,编创团队在人物历史原型基础上进行了更加艺术化的加工。年少成名的音乐天才跟随西域和亲使团一路东行,心驰东方文明之瑰丽,神往上元市井之繁华,进而被莫高窟汇集大成的音乐世界和神秘乐谱所震撼,最终长留敦煌,守护莫高窟,并完成了融合东西方音乐的梦想。可见,剧中白氏所展示的是无数持之以恒坚持梦想的普通人的艺术形象。
为了加强观众沉浸式体验效果,《乐动敦煌》大胆创新,打造与剧情呼应联动、突破传统剧场空间维度的新型剧场。剧场约8000平方米,被分隔为A、B1、B2、C四大观演区,大量复刻敦煌石窟内藏经洞、佛龛、莲花台、藻井等特色形制,让观众“一眼入境,一秒穿越”。观众进入剧场大门后,即可跟随主角白氏的移动轨迹,或行走,或站立,或坐看,由浅入深地探索各个空间,循序渐进地了解全剧故事情节。
2敦煌文化传承创新再出发
1979年,舞剧《丝路花雨》诞生,并迅速风靡世界。这部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心血的敦煌舞开山之作,把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彩塑搬上舞台,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如今,如何与时俱进、创新求索,将中华美学精神、敦煌文化精髓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激发出中华文化新的生命力,成为文艺创作者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乐动敦煌》创作者充分考量,最终以“敦煌古乐舞”为着力点,大胆创新,奋力展现敦煌丰富、包容的文化内涵。
《乐动敦煌》将破译的敦煌25首琵琶谱作为素材,运用丝绸之路不同地域乐器,借助当代音乐语言,使乐曲更贴合敦煌多元文明交融的风格。整部剧目,音乐随每一章节故事发生变化。比如A区《滴水成音》片段,音乐以空灵抽象为主要意境;《随嫁》部分,是古丝绸之路上西域音乐的特色;C区开场上元市集部分,音乐曲调充满烟火气、市井气;《燃灯踏焰》音乐更接近敦煌古风特色;《美音鸟》舞段中,可以听出浓郁的印度音乐风格;《盛世华章》中主要体现大唐的繁盛包容;最后,主角与年轻时的自己对望,主题曲音乐《月下少年》仿佛又穿越回当代。整个演出,音乐对故事的讲述、情感的传递无处不在。
在舞蹈方面,专家团队以“基于敦煌壁画而不限于敦煌壁画”为理念,用广博的视野再现历史语境,还原乐舞风貌,凸显敦煌作为“华戎所交一都会”在丝路乐舞交流史中的重要地位。
《乐动敦煌》剧目四个篇章,共有两大类舞蹈。第一类是男主角独舞《滴水成音》《月下独思》和《月下少年》,这三支舞蹈属于中国现当代舞。就其风格而言,是以中国文化元素为核心,同时融入了西方现代舞的创作理念和手法,诠释男主角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状态。舞蹈编创始终强调舞者与自然的对话互动,泉水、妙音鸟、月亮等自然元素贯穿始终,衬托出洒脱空灵的人物特质,展现人生境界的渐次升华。第二类是中国古典舞,包含了龟兹舞《随嫁》、汉唐舞《观灯踏歌》以及众多的敦煌舞蹈段落。《随嫁》的情节是以西域公主和亲中原的历史事件为原型,舞蹈的编创借鉴了龟兹壁画中的舞姿,着重突出古龟兹地区“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的乐舞风貌。《观灯踏歌》展现的是长安上元节千人踏歌的景观,这段舞蹈是典型的汉唐舞,以舞袖为主,其编创借鉴了敦煌《劳度叉斗圣变》等壁画中的少女形象。
3乐享敦煌乐舞文化之美
自《乐动敦煌》剧目落地敦煌以来,常态化演出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好评。
有观众评价:“把整个莫高窟壁画最精华的部分通过高科技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可以在沉浸式的洞窟里,更好地体验敦煌文化。”
一位带孩子到敦煌游玩的观众表示,《乐动敦煌》不仅仅是演出,对孩子来说,更是一次生动的启蒙教育。在观看过程中,孩子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心中种下了、术、化自信的种子。
莫高窟之所以能历经千年,感召、震撼着全世界,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乐动敦煌》正是用高度还原的表现手法,来延续、传递其瑰丽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成果。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观看完《乐动敦煌》后评价道:“这部剧从艺术性来讲,更加忠实于敦煌壁画,通过精心的打磨,将敦煌壁画中最有特色的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古乐舞蹈艺术真实地呈现给观众,是一台高水平、高档次的演出。与此同时,这部剧抓取了民间上元灯节等元素,更加贴近老百姓生活,更容易与观众共情共鸣。”
诚然,无论是动人的音乐、多姿的舞蹈、形制色彩高度还原的服饰,还是剧目所传递的主旨内涵,这些充满诚意的艺术表达,足以让《乐动敦煌》所传递的艺术之美、文化之美,走进观众的内心。
4从“一台剧”到“一条产业链”
《乐动敦煌》从创立之初到落地生根,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2019年10月,《乐动敦煌》通过全国第一座沉浸式移动剧场在兰州首演,一经问世便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荣获当年中国旅游投资行业权威平台ITIA(艾蒂亚)机构颁发的“中国最佳旅游产业创新金奖”。
《乐动敦煌》于今年6月以全新的姿态回到孕育地敦煌,蝶变为集一台剧目、一个市集、一个景点、一条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打卡地”。
主剧场北侧的上元市集是一处文化互动街区,围绕“剧”“艺”“食”“趣”四大亮点,集演艺、餐饮、研学、非遗、文创、西域文化展示等为一体,为广大观众提供敦煌文化一站式沉浸体验的场所。上元市集分为东市汉唐街、西市西域街和中心美食市集广场,设立云阙飞仙迎宾牌坊、宾至叠瀑、云阙仙宫、上元安康踏歌台等特色景观,还原了主剧目《乐动敦煌》第三篇章《上元踏歌》场景,让游客置身其中,梦回千年。
从剧目中走出的各个角色,也会与游客深度互动,让观众获得了更有意义、有趣味的观看体验。
“以《乐动敦煌》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以‘乐舞文化’带动研学产品及体系创新,以‘沉浸式互动街区’满足观众文化体验,以‘品牌IP文创’助力文化艺术融入大众生活。”乐动敦煌(敦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洪田表示,“《乐动敦煌》未来会继续深入拓展文旅融合,通过多维度业态嵌入,满足游客多方位的诉求,发挥文旅产业综合体的项目价值。”
(本文图片均为《乐动敦煌》剧照,由甘肃演艺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