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黄思农报道:9月23日,融媒体金溪行暨第二届象山文化旅游节媒体采风活动的媒体行记者来到竹桥古村,感受这里的别样人文美。

竹桥古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清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示范点、中国最美50个传统村落之一、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于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竹桥古村是一座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古建筑博物馆”,保存有明清时期风格、格局比较完整、赣派建筑成片的古建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春雨如酥的竹桥古村,颇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淡雅朦胧,犹如一幅浓淡得宜的水墨画。

在竹桥古村入村的三列青石板道上,独轮车留下深深凹槽,诉说着古时商贸的繁盛。据介绍,竹桥村始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109幢。从空中俯瞰,古村就像一柄巨型折扇,一幢幢古屋相连,气势不凡。总门楼前,有3口古井呈品字排列,方形井口,周围砌有圆形石护栏,外圆内方,酷似古代铜钱。中门楼正前方地面上,一个青石板铺就的大大“本”字十分醒目,意在提醒后人不要忘本,而倒过来看,又是一个“平”字,寄语出门平安。村内共有8方大小不一的水塘,其中7方布局形同北斗七星,另一方形似圆月,村民诗意地称之为“七星伴月”。

至今保存完好的十家弄和八家弄建筑群组、六座祠堂以及养正山房、公和堂、怀仁书院、赐福庙等古建筑物集合成为封建社会农商儒并重的人文历史信息标本。

进入古村不远处,媒体行记者便看到古村正有两位文化爱好者身着汉服,被游客团团围住拍照合影,记者走近些才看到一位女生正在演奏琵琶,而另一位男生则在身后舞剑。“我从5岁开始学习琵琶,非常喜欢古代的文化与物件,我们的优秀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被读懂。我们选择在古村以表演的方式去讲述古村文化,就是要让大家能够更加立体地去认识古村文化,走近古村文化。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去爱护和支持古村文化、研究和弘扬,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演奏者彭女士说道。舞剑的范同学则是表示:“想弘扬国内的文化,让阳刚之美充满古村。”

中国商报网魏文记者走完竹桥古村后不禁感叹:“文化传承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入热情与学习,只要能吸引大家共同对古村文化产生兴趣,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就永远有人传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