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价值投资中,资深投资者都会知道一件有意思的事:价值投资可以依据价值低估买入股票、根据高估卖出股票,但是在低估到高估之间的价值发现过程,却往往并不按照价值的逻辑。
比如,一位投资者觉得某家公司的股票价值5元,他以3元的价格买入、6元的价格卖出,这两个交易都是基于对价值的合理判断,充满了价值投资的理性意味。
但是,股票为什么会从3元到6元呢?是因为市场发现了这个股票价值5元吗?一般来讲,事情都不会是这样。市场基本上无时无刻都处于短期波动和躁动之中,一定是基于什么奇怪的波动理由,人们对这个股票进行了短期投机,一下把股票的价格给抬上去了而已。
所以,对于价值投资来说,我们需要应对一个奇怪的、略有分裂的现象。一方面,价值投资者在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时,是完全基于价值的。另一方面,我们投资的股票在最终价值实现时,其实现的过程中所依靠的短期逻辑,往往又是非价值的。
这种矛盾给不少单一而执着的投资者带来了挑战:如果他执着于价值发现原则,那么就没法理解股价在价值发现过程中的波动与荒诞。而如果他执着于市场的波动,那么又会沉迷于这种波动,忘记自己该做的事情,只是价值发现而已。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价值发现过程中一个有趣的现象:价值暴冲。
什么是价值暴冲
所谓价值暴冲现象,是指长期低估的资产,在短期以非常快速、非常猛烈的速度上涨。
由于这个资产在之前已经沉寂多年,似乎完全被人们遗忘,因此即使它的价格远低于价值,但是市场上仍然没有人愿意投资于它。许多舆论包围着这种资产,比如“再便宜也不值得投资”、“某种因素导致价值永远不会被发现”,等等。而更多的情况,则是这种资产完全被主流市场所遗忘,甚至没有多少人愿意提起它。
但是,一旦价值暴冲开始,一个沉寂多年、价格远低于价值的资产,会以超级快的速度上涨。由于这种爆冲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短,和之前同一个资产长期、严重的低估完全不同,因此会让人们感到难以适从:为什么昨天还是沉闷的低估资产,今天就变成股价暴冲的当红投资品呢?
价值暴冲如何产生
价值暴冲的产生,有3个条件是必备的:长期低迷的价格、极度低估的估值、仍然优秀的价值。
当一种一直很优秀的资产,在长期价格低迷、甚至持续阴跌时,市场上所有的短期投资者,都会倾向于卖出这种资产。原因很简单,有谁能忍受一个3年不涨、甚至5年都不涨的股票呢?
不过俗话说得好,有卖就有买,有大额卖出一定有等额买入。当股价三年五年不涨的时候,当所有交易者的信心和兴趣都给磨光的时候,他们卖出的股票并不会掉到真空中,那么又是谁在买呢?
在这种长期极度低迷的环境下,基本上只有两拨人还会买股票:公司自己和实际控制人,以及非常看重长期价值的投资者。在漫长的价格煎熬中,看重短期价格波动的投机者,几乎都交出了自己的筹码。市场的筹码,几乎完全到了长期投资者手中。
但是,价值并不会永远被埋没,而这也是市场的核心所在。当有一天,市场价格突然以某种莫名的原因,出现一点点上涨时,沉默了多年的博弈,会进入一种怎样的状态?
一方面,基于短期价格波动的投机者,这时候会被价格上涨吸引过来。毕竟,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他们的眼里看的主要不是价值,而是上涨的价格。只要价格在上涨,哪怕没有任何价值支撑,投机者也会愿意买入。
另一方面,在多年的价格低迷中坚守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长期价值投资者,他们从来也不看重短期的价格波动,而多年的价值坚守也不会以一点点的涨幅结束。他们看不上一点点的价格上涨,恰如当年他们不为价格下跌所动一样。
如此一来,对于一个长期价格低迷、价值受到低估的资产,多年沉默后一点点的价格上涨,就变成一个引燃价值暴冲的火星。筹码已经完全集中到了只看重长期投资的一方,投机者没有持仓,想追涨买入,投资者有持仓,但看不上一点点的价格上涨,因此不肯卖。
在一个只有大量买盘、没有多少卖盘的市场里,按交易的术语来说,盘面会变得“很轻”,一点点的价格上涨会引发更多的价格上涨,价格突然从多年的凄风冷雨变成炙手可热,价值暴冲由此开始。
价值暴冲和之前的低迷价格,这两者的对比如此鲜明,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其中的逻辑,是不是很简单?
历史上的价值暴冲案例
说完了原理,让我们来看看,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价值暴冲现象。
从2013年2月到2014年11月,上证银行指数低迷了将近2年。期间,股票指数从约670点缓慢下跌到约530点。但是,在2014年11月,指数的估值已经相当低廉。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11月20日的估值为4.7倍PE、0.86倍PB,对应着18.3%的ROE。
结果,从2014年11月20日到2015年1月5日,在短短一个半月里,上证银行指数从529点(收盘价,下同)上涨到829点,30个交易日就上涨了57%。
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到1982年,美国标普500指数低迷了整整十几年,期间指数点位基本没变。当然,基本面的增长并不会因此止步。结果,从1982年8月到1983年7月,指数突然从大约105点上涨到170点,11个月上涨了大约62%。
从1997年到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恒生国企指数,也是多年沉迷,不但不涨还跌了不少。但是,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止步,指数的估值越来越低。
结果,从2003年5月到12月底,恒生国企指数在7个月的时间里突然从2200点左右上涨到了5300点附近,涨幅达到140%。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价值暴冲现象。在暴冲之前,它们都含有价值暴冲产生的3个要素:长期低迷的价格、极度低廉的估值、仍然在增长的优秀基本面。在人们不经意之间,价值暴冲突然开始,让所有之前看衰它们的投资者措手不及。
找到投资密码?
以上的分析,就把价值暴冲现象讲明白了。现在,有的投资者可能信心满满:我学到了投资密码。下次只要在价值暴冲的前夜买入,不就可以一夜暴富了吗?
且慢,价值暴冲现象虽然客观存在,但是它并不容易把握,也不应该成为投机的依据,导致价值投资者认为自己也可以转行做投机,从而快速致富。
利用价值暴冲做投机,这种看似不错的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前置条件实在太长,同时启动事件又过于微弱:任何一个小型的上涨都可能引发价值暴冲,但不是所有小型上涨都会引发价值暴冲。
如果投资者判断错误,也就是把不是价值暴冲的小型上涨,判断成了价值暴冲,就会被套牢几年,从而失去当时投机的意义。当然,投机失败、被动做了价值投资,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那么,既然依据价值暴冲做投机并不上算,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价值暴冲又有什么意义呢?
从增加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说,理解价值暴冲现象对于价值投资来说,其实并没有任何意义。既然价值投资买入的原因是价值被低估、卖出的原因是高估,那么中间从低估到高估的过程,是以何种方式实现,对于价值投资的结果来说,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从丰富投资阅历的角度来说,理解价值暴冲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生原因,则可以让投资者对于这个市场的变幻莫测,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毕竟,之前低迷多年的股价突然在短期暴涨,这种现象实在是太有趣了。
也许,价值暴冲这种前后截然相反,大大超出线性思维的市场现象,最大的意义恰恰在于提醒我们:不要预测市场的波动,不要试图抓住买卖时机进行投机,这样做难度太大。
而对于那些在熊市里备受煎熬的价值投资者,价值暴冲现象也告诉他们:不要灰心,真正属于你的钱早晚会来。至于回报产生的方式,却不一定是我们所能预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