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天,洗澡已经成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但不注意洗澡的细节,随之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8个洗澡时绝不能犯的错误,尤其是第4个!
(资料图)
夏天这样洗澡=生病+短命!
1、贴三伏贴后洗澡
进行三伏贴贴敷后不要马上洗澡,而且别在局部用力搓擦,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否则不利于药物吸收。
2、洗澡水温过高
洗澡水温过高,容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心慌、胸闷、头晕等,严重的还会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泡澡时水温过高是一种危险行为。随着热水冲洗,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扩张了体表的血管,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有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3、习惯用力搓澡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高频清洁皮肤,皮脂腺来不及分泌足够油脂,就会出现干燥、起皮、皲裂的症状,甚至会降低皮肤抵抗力以及诱发或加重皮肤病。尤其是在夏季,当过度用力清洁皮肤污垢时,很有可能会破坏皮肤角质层,使自然界中的湿气有机可乘。
4、天热爱洗冷水澡
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冲凉水澡还容易诱发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疾病。
5、感冒体虚时洗澡
老人感冒体虚时,洗澡容易出现意外,一定要等身体好了之后再洗澡,一定要洗澡,要在家人照料下进行。
6、饭后立刻洗澡
饭后一小时,血液主要集中在胃肠道,此时洗澡,会加剧心脏缺血。
7、饮酒后马上洗澡
酒和热水的刺激,会导致体表血管扩张,大量血液从内脏转移到体表,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会因此出现缺血缺氧,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8、运动后立即洗澡
运动后别立即去洗澡,因为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增加,导致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尤其心脏和脑部。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来说,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
夏季沐浴
这几个细节一定要注意
1、洗澡时间
晚上洗澡可以洗去汗渍与疲惫,使人清爽舒适;早晨洗澡有助于消除睡眠后的抑制状态,让人精神焕发。需要注意的是,晚上洗澡建议在睡前1-2小时,因为洗澡时,热水会使人体体温升高,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2、洗澡时长
洗澡既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式。但是,洗澡时间却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最好在10-15分钟,即使是想彻底放松一下泡个澡,也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以免因浴室通风不佳,出现心脑缺氧、缺血的情况。
3、洗澡水温
洗澡的水温是因人而异的,尤其是夏季,更适宜选择37-40℃的温水浴。水温过高可能会令心脑血管病人因为缺氧而昏倒;冷水浴则会使毛孔突然紧闭,体内热量无法散发,洗澡后容易出现四肢无力、肩膝酸软的情况。
4、洗澡顺序
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洗脸、洗身、洗头。这是因为热气会使毛孔扩张,先洗脸可避免污物阻塞毛孔。洗脸的方向以由鼻子为中心向外圈清洗。洗身时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
5、洗澡姿势
心脏不好的人,尤其老者,长时间站立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容易晕倒、滑倒。不妨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洗澡,既节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滑倒。小板凳最好是木制的,塑料的板凳不够结实,沾水后还容易湿滑,造成伤害。
6.洗澡通风
浴室通风不良加之闷热潮湿,气压较低,易让人缺氧。所以无论哪个季节洗澡,都最好不要紧闭门窗,而是应该打开排气扇,或门窗留出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