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重庆海事局积极践行主角意识,统筹航运安全与发展,综合施策,确保长江重庆段航运安全畅通。
(资料图片)
多跨协同 凝聚防控合力
重庆海事局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库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落实落细。主要领导多次陪同重庆市委市政府、交通运输部、长航局、长江局调研组赴三峡库区实地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海事部门建议。高效落实长航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航运应急现场指挥部牵头单位职责,制定运行方案,细化六个方面四十条工作措施,确保责任上肩、任务到人。调派通航处、指挥中心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常驻现场指挥部,优化巫山、奉节海事处现场执法力量,增强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加强与规划与自然资源、应急、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沟通,完善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动态评估、联合检查等工作制度,选派骨干到重庆市抢险救援一线常设指挥部参与日常工作,增进沟通协作,凝聚联防联控合力。
“一点一策” 定向精准防范
联合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长航系统有关部门及航运、航道管理专家,重点对可能影响航运的47处危岩隐患点进行安全评估,制定三峡库区危岩崩塌防范应对“一点一策”实施方案。完善《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和极端恶劣天气安全风险防控指南》,制定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和4艘抢险船艇专项行动方案。
加强智防 严格监测预警
实施风险隐患“三全”(全员履职、全面覆盖、全程管控)防治机制,打造“水路空”三位一体智慧监测预警模式。推进巫峡、夔峡危岩隐患点CCTV系统全覆盖建设,新建5处6个CCTV监测点。依托长江海事“一库一图”系统,开发地灾影响水域内统计功能,实现预设地灾影响水域船货情况实时统计、动态更新。新建4处北斗甚高频智能终端,实现奉节朱衣河口至巫山鳊鱼溪甚高频全覆盖。畅通重庆市预警信息发布平台、VHF区播、短信群发、微信等多种渠道,确保预警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航运企业、相关部门和相应预警区域航行船舶。
强化演练 提升应急能力
组织抢险待命船艇开展警戒疏散、船舶救援、通航恢复等单科演练,共开展快反演练2次,组织船舶吊机、锚机等设备综合演练4次。组织开展“2023年奉节、巫山地质灾害水上应急演习”,实现人命救助、人员疏散、交通管制、预警信息处理和发布等应急措施全覆盖。配合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事件抢险救援一线常设指挥部开展“奉节吊嘴危岩崩塌综合应急演练”。参加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生命至上·2023重庆市三峡库区长江航道危岩地灾事件实战演习”。应急指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多措并举 抓牢现场管控
因时因地制宜实施干沟子至坛子岩、编鱼溪至家坊水域一级水域监管和黄岩窝、箭穿洞、吊嘴危岩带航段临时交通管制,根据段面船舶流量情况动态调整优化管控措施,保障安全与畅通。根据对吊嘴危岩影响研判,对奉节周家坪危险品船停泊区范围进行调整,禁止空载危险品以外船舶停靠。加强对地灾隐患点的远程监控,提醒航经巫峡段一级水域船舶加强瞭望与联系,注意沿岸地灾风险点情况,严禁冒险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