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有人落水啦。”“释放水上飞翼”……9月6日,在苏北运河皂河船闸下游水域,宿迁航务中心正开展的一次水上应急救援演练,无人机和水上飞翼首次“编组”开展立体式救援演练。
不到8秒,救援人员释放的U型水上救援飞翼就“飞”到落水目标旁。“向左一点。过了,向右一点,慢一点。好,停!”落水者抓住水上救援飞翼上拉手后,水上救援飞翼在救援人员的操作下,又立即平稳将人拖带至岸边。
“苏北运河皂河船闸是宿迁航务中心重要的口门船闸,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上游待闸船舶较多,主要来自山东方向和省内徐州方向,水情、风情、船情复杂。”据宿迁航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徐建昌介绍,如有人员落水,距离岸边少则几十米、多则几百米,对于远距离的救援,通过无人机空中侦察,岸上和艇上救援人员可快速掌握落水目标情况,并为水上救援飞翼提供精确引导,实现人、机、翼的协同作战,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和救援成功率。
整个救援演练过程既紧凑又流畅。经常参加救援演练的老队员告诉操作水上救援飞翼的新队员,以往在处置溺水险情时,通常采取抛投救生圈和安排人员下水救援方式,但是在实际救援案例中,较多的情况是溺水者离岸较远,救生圈很难确保抛投到溺水者旁边。救援人员下水游泳至溺水者的位置,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在到达溺水者位置后,还会面临体力下降、被溺水者拖拉沉入水中的危险。
现在,配备了水上救援飞翼,救援人员只需在岸边操控遥控器,无需耗费大量体力,能有效地保障救援人员安全。以溺水者离岸30米的距离计算,救援人员从岸边游到溺水者位置约需要30秒,使用水上救援飞翼则仅需5秒,大大加快了救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