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州海事局传来好消息,该局“海巡0761”艇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从2014年列编,“海巡0761”耕波犁浪九载春秋,海上巡航、抢险救助、应急处置……始终冲锋在温州8649平方千米的广袤海域,守护着浙江海上南大门的安全。


【资料图】

争做“蓝色国土巡护者”

时间回到2022年,世界首座三塔四跨悬索桥——瓯江北口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大桥之下,“海巡0761”艇曾连续在此值守警戒开展交通管制101天。“记不清多少个日夜,饿了吃口泡面,累了简单躺会儿,看着大桥拔节生长,我们虽苦犹甜。”回忆起那段时光,“海巡0761”艇船长周可赞说。

温州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副支队长余建港告诉记者,“海巡0761”艇常态化开展海区巡航执法,坚定履行“三保一维护”职责。该艇发挥海上执法尖兵作用,仅去年一年,就参与扣押涉海运输内河船19艘,涉砂事故同比下降25%,有力维护了温州海上交通安全。

守护蓝色国土,要管好安全更要做好服务。三年疫情期间,“海巡0761”艇连续对电煤、油气、防疫用品等重要民生物资运输船舶开展护航,针对辖区海上部分商船物资补给困难的状况,该艇积极做好协调,助力船舶顺利完成物资补给,保障船员餐桌上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该艇每月还对领海基线外的东航路、外航路开展巡航巡查,有效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

打造“蓝色铁军样板区”

在艇青年不顾自身安危,在船舶即将沉没之际成功转移“浩祥19”货轮上13名遇险船员;在“利奇马”台风登陆前夕,参与转移大竹屿被困人员54人,紧急救助偏远海岛上伤病群众;在超强台风“轩岚诺”影响期间,顺利完成60余名海上施工平台工作人员转移……这一幕幕斗风战浪的故事,无不饱含着“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交给别人”的铁肩担当。

近几年来,“海巡0761”艇全力锻造海事蓝色铁军,发挥海上救援尖兵作用,防抗台风冲锋在前,成风化人功勋卓著。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海巡0761”直接参与海上人命救助或险情处置24次,转移救助生病、受伤或遇险群众、船员等170余人次。

因突出的海上救援成绩,依托“海巡0761”船艇成立的“海燕青年搜救突击队”受到地方政府及群众赞誉,先进事迹入选温州道德馆供市民参观学习。

记者了解到,“海巡0761”艇还是业务骨干和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实训平台。每年,温州海事局组织青年业务骨干和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业务骨干在“海巡0761”上开展实训,打造培育了一支浙南水域的搜救铁军。近年来,该艇青年凭借过硬作风和出色的业务能力,集体先后获得“直属海事系统先进青年集体”“安全优秀班组”“温州好人”等荣誉,并涌现出“浙江省劳动模范”、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安全诚信船长”等先进个人。

当好“海事文化传播者”

走进“海巡0761”艇,墙上悬挂了不少职工日常工作照片,活动区域还摆放了职工自创的各类文艺作品,朝气蓬勃的船艇文化,来自于海事青年敢想敢干、奋勇拼搏的实干担当,更来自于该艇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以致用、以知促行的赤子初心。

据介绍,“海巡0761”艇还以艇为基培塑了“蓝盾先锋”船艇文化,入选浙江海事局特色文化品牌。同时,该艇利用船上有限的空间组建“船艇职工小家”,通过不定期举办船员技能比武、文体活动,提升成员技能素养,丰富职工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先后获得浙江海事局“先进职工小家”和浙江省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

以文化人,蔚然成风。长期以来,该艇联合地方单位,将水上安全实践与公益服务深度融合,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海事开放日、航海日、“小小海事人”职业体验等宣讲观摩和实践体验活动,形成了一套以水上安全为重点,集海洋航海、海疆国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青少年安全与文化宣教新模式,凝练积累了具有鲜明海事辨识度的青少年水上交通安全宣教经验。

如今,“海巡0761”艇已经成为许多孩子深入认识海事、了解海洋的“桥头堡”,不断引导孩子们树立国家海洋意识和家国情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