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总市值接近1500亿元的天合光能(行情688599,诊股)盘后公告,拟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5GW高效电池和15GW大功率组件项目,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
公告显示,计划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5GW电池+10GW组件,二期10GW电池+5GW组件。本次签订投资协议将有助于公司借助淮安当地的政策及产业配套优势,进一步加强公司在高效电池和大功率组件领域的领先优势,提升盈利能力。
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段小虎在8月17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根据光伏资讯统计,2022H1大功率组件的招标需求占比高达94.81%,较2021年占比提升21pct左右。540W+组件需求占比87.0%,成为终端主流需求,600W+组件方面是超大型地面电站的新选择,市场份额逐渐提高。预计随着2022H2集中式电站大量启动,大功率组件的市场份额还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另外,在降本增效的行业主旋律下,大尺寸+N型电池+高功率成为主流组件需求。大尺寸的组件产品能够摊薄组件的非硅成本及BOS成本,提高光伏发电的经济性。根据中环股份测算,在电池片效率相同,且组件排列均为72半片版型的情况下,210mm组件较166mm组件在成本上可以节省0.105元/W,同比减少14.46%,而效率方面可提升0.6%左右。
天合光能在210尺寸领域处于主导地位,2021年公司210组件累计出货量达到16GW,领跑全球。22年H1,公司210组件市占率达50%。截至2022年Q3,天合210大尺寸组件产能将超过50GW,位居行业第一。根据PvInfolink的预测,2021年210组件渗透率为13.3%,2022年/2023年有望分别提升到26.4%/37.7%,到2025年210产品有望占据行业的半壁江山。
天合光能是业内最早一批布局N型TOPCon技术的企业,早在2020年1月便推出了N型i-TOPCon组件并实现大规模量产。公司N型iTOPCon电池技术量产线实验批次电池平均效率达到24.7%,最高达到25%。公司宿迁8GWTOPCon电池项目已于2022年4月启动,预计下半年逐步投产。8月推出的Vertex至尊N型产品功率高达690W+,引领行业。
公开资料显示,天合光能是光伏组件龙头,业务布局包括光伏电池和组件、光伏系统及智慧能源三大板块,境外收入占比61%。截至2022年4月,公司组件累计出货量100GW,2021年出货量24.8GW,位列全球第二。22年H1,公司组件市占率达15%,全年组件出货量目标为43GW,同比提升73%。到2022年底公司规划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50/65GW,210/210R产能占比超过90%。
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分析师孙潇雅在8月2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2021年,公司组件业务单瓦成本为1.62元/W,分别较晶科能源(行情688223,诊股)和东方日升(行情300118,诊股)低 0.11 元/W 和0.23元/W。大尺寸出货占比增加,电池自供比例提升,摊薄生产成本,使公司在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表现较强的盈利能力。
此外,在当前海内外分布式光伏装机需求高增的情况下,公司的210R组件产品量身定制,可提高20-30W组件功率,且投资成本更低,外形更美观,溢价更高,有望进一步打开海外高端分布式光伏市场。
天合光能6月曾发布公告称,要在西宁建立从硅料、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的一体化产能,包括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此次新增产能布局均为新一代N型技术路线,并基于210/210R 产品。该项目为公司首次直接投资上游多晶硅,项目建成后公司将从“组件+电池”布局的企业步入完全一体化企业行列。
除了组件和电池业务,天合光能系统产品(支架、分布式系统)也增长亮眼。2022年上半年,公司系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209.64%。其中,公司光伏支架出货近2GW,分布式光伏系统出货量超2.2GW,跟踪支架系列产品已获得欧洲可再生能源认证机签发标准认证。
根据盈利预测与估值测算,浙商证券(行情601878,诊股)分析师张雷等人在9月10日的研报中点评,公司战略布局一体化产能,盈利空间有望增厚,上调公司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26、64.09、80.26亿元(上调前分别为35.89、49.45、60.60亿元),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96%。
不过,2021年,天合组件销售收入344亿,仅占营收的77.3%,与隆基、晶澳、晶科相比,占比较低。有业内人士表示,“天合是家多元化布局的公司,但这反过来导致组织能力有限,业务效果达不到预期。”
日前,公司披露股东减持公告,第二大股东北京宏禹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