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作为特斯拉的CEO,马斯克的一言一行经常影响到资本市场。机器人概念、人脑工程概念都曾因其发表的言论强势走高,但其“阴晴不定”的态度也常被市场诟病。

不过,暂且不论这位创始人是否有炒作之嫌,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车巨头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新能源车前景向好的当下,这家公司的成绩也备受关注。隔夜,特斯拉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财报,其中有不少信息值得关注。

01

营收毛利均不及预期

净利却翻倍

北京时间10月20日,特斯拉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其中,特斯拉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14.54亿美元(此前预估220.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37.57亿美元相比增长56%,但低于华尔街预期(分析师预期219.6亿美元)。这也是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季度营收低于预期。

另一方面,特斯拉第三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7.9%(此前市场预期为28.4%),环比二季度持平,依旧处于较低水平,同比去年三季度的30.5%下降了2.6个百分点,这也是连续第二个季度低于30%。

对于营收不及预期的原因,市场分析认为,报告期内售卖碳排放指标收入的大幅下滑可能是原因之一。事实上,特斯拉以往收入的一大主要贡献就是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三季度公司通过出售该额度的收入仅为2.86亿美元,较今年一季度所创下的高位6.79亿美元更是减少了58%,环比则减少17%,这一收入也创下了去年三季度以来新低。

不过,在营收、毛利均不及预期的情况下,特斯拉的净利润却是罕见大超预期。报告显示,公司三季度净利润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03%;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盈利1.05美元,市场预期1.01美元。净利大增带来的是更加宽裕的现金流,三季度末,特斯拉现金流为3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3.3亿美元相比增长148%。

对于利润增长,特斯拉表示得益于汽车平均售价增加、车辆交付量增加以及其他零部件利润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季度财报出炉时,马斯克曾表示想要对汽车进行降价。

02

股价腰斩

马斯克称将回购

受营收与毛利率不及预期的影响,美股特斯拉盘后暴跌6.28%。

拉长时间线看,特斯拉在2021年11月触及414.50美元/股的历史高点,此后开始震荡走低,按照盘后208.1美元计算,至今跌幅已经达到49%,近乎腰斩。

综合来看,特斯拉近一年来的暴跌是多因素导致的。包括美元强势、美国面临的经济衰退、日益加剧的竞争威胁、消费者因高通胀而在支出方面更为谨慎、公司股价估值过高、马斯克的持续减持等,都是特斯拉股价面临的风险。

如今,三季报不及预期,叠加马斯克再度变卦称同意约440亿美元收购推特,再次加剧了市场抛售的情绪(收购推特,意味着马斯克未来可能不得不再次出售他所持有的特斯拉股票,以筹集资金)。

不过,作为特斯拉的CEO,面对腰斩的股价,马斯克却开始给投资者“画饼”了。马斯克称,特斯拉明年可能会进行一次“有意义的股票回购”,规模可能在50亿至100亿美元之间,等待董事会的批准。

对于特斯拉未来的股价,马斯克更乐观。他认为,“我们可以远远超过苹果目前的市值。事实上,我看到了特斯拉市值超过苹果和沙特阿美总和的潜在途径。”

目前,特斯拉的市值不足7000亿美元,而苹果的市值为2.3万亿美元,石油生产商沙特阿美的市值为2.1万亿美元。市盈率方面,特斯拉PE为62倍,苹果PE仅为23倍,沙特阿美为15倍。

03

锂价又新高

对车企有何影响

降价、回购、收购推特、超过苹果……抛开马斯克画的这些“大饼”,特斯拉这家公司作为新能源车巨头的地位是明确的。

特斯拉表示,将计划尽快提高生产能力。在未来数年内,公司预计汽车交付量将实现年均50%的增长。增长率将取决于其设备能力、工厂正常运行时间、运营效率以及供应链的能力和稳定性。

不过,特斯拉的这一目标,或许会受到原材料影响。

据上海钢联(行情300226,诊股)发布数据显示,10月19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上涨,电池级碳酸锂涨2000元/吨,均价报53.9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2000元/吨,均价报52.5万元/吨,续创历史新高。

SMM锂行业首席分析师马睿判断,下半年,碳酸锂市场将多维持小幅去库的节奏,四季度进入年末抢装阶段,海内外需求快速上行,或将促使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碳酸锂现货报价上行。在年内整体供需维持紧张的背景下,锂盐价格仍然存在冲高的可能,这对于下游车企的盈利能力又将是一轮新的考验。

面对高企的锂价,今年以来,国内已经掀起了三波新能源汽车涨价潮。

首轮涨价集中在1-2月,主要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落地,部分车企宣布上调汽车售价;第二轮涨价集中在3-5月,车企涨价密集程度和价格涨幅均高于首轮调涨,彼时集中涨价的车企给出的理由多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第三轮则是6月至今,幅度和参与企业均较少。但如果碳酸锂报价进一步冲高,利润承压的车企或许会再掀起一轮涨价潮。但是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表示,即便下游整车企业宣布涨价,依旧难以应对上游高价原材料的冲击。目前,多家新势力车企,依旧未能实现盈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