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市场上又有基金重仓股遭遇“黑天鹅”,股价突然大跌,引发相关的基金持有人焦虑,有的持有人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纷纷质疑基金经理存在“利益输送”“高位接盘””“做老鼠仓”等动作。

实际上,近年来遭遇业绩大幅不及预期、财务造假、实控人涉嫌违法违规等“黑天鹅”事件的基金重仓股不乏少数。这些“爆雷股”“问题公司”,甚至也会出现在以风控严格著称的大型公募基金的重仓股名单中,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也难免“踩雷”。

公募基金“踩雷”了怎么办?应该如何避雷?基金持有人有无必要赎回“踩雷”的基金?

“黑天鹅”突袭基金重仓股

近期,永兴材料(行情002756,诊股)、国联股份(行情603613,诊股)等基金重仓股接连遭受负面舆情干扰,股价从高位跳水。在这些闪崩个股的背后,也浮现出一些管理规模已突破百亿的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

定位于B2B电商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国联股份,近期深陷财务造假风波,随即被上交所问询,即便公司对质疑做出积极回应,公司股价仍放量跌停,6个交易日里有3次跌停。

国联股份2019年在A股上市,凭借高速稳定的业绩增长,获得了大量公募基金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合计有61家公募基金的199只基金产品重仓持有国联股份,合计持有约1.15亿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为23.01%,其中有5只基金产品出现在国联股份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伴随公募基金一路加仓,国联股份股价也在上市后一路攀升,于今年11月刷新历史最高纪录,3年时间增长逾20倍。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5日,即国联股份跌停首日,多只持仓基金的净值在大盘指数收涨的情况下仍重挫近3%,让持有人心有郁结。而国联股份连日的股价大跌,已让重仓该股票的公募基金损失惨重。

无独有偶。近期公募基金重仓股遭遇“黑天鹅”袭击的典型还有永兴材料。11月29日,因水源水质异常,永兴材料子公司不得不对碳酸锂冶炼生产线予以临时停产。受此消息影响,永兴材料股价迅速跳水跌停。

近年来,永兴材料自布局锂电业务以来,业绩和股价双双高歌猛进,股价4年涨超16倍。凭借锂电新能源业务,永兴材料近年来获得了大量新能源主题基金重仓持有。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合计有52家公募基金的136只基金产品重仓持有永兴材料,合计持有约6857万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为24.91%,其中有7只基金产品出现在永兴材料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与此同时,永兴材料还是多只公募基金产品的第一大重仓股。

除了国联股份、永兴材料,恩捷股份(行情002812,诊股)、健帆生物(行情300529,诊股)、国际医学(行情000516,诊股)等基金重仓股今年均出现过负面舆情,导致股价闪崩,重仓的公募基金同样负伤难逃。

基金经理如何应对?

“一些上市公司遭遇突发的‘黑天鹅’事件,基金经理是无法提前预判的,比如永兴材料产能因环境问题实施临时停产。”一位投研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投资组合中的重仓股面临对股价波动影响较大的事件发生时,该公司会引起管理人的重视,并对事件本身以及公司股价受影响的程度进行分析。不过,不同公司的风控规则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不同,决定了处理方式不同。”

永兴材料首日跌停的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有两家机构席位分别买入2287万元、843万元,四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7515万元、7260万元、6959万元、5970万元,在机构资金卖出的同时,仍有另外的机构资金选择抄底,分歧显现。

从过往案例看,导致机构出现分歧的公司质地普遍较好,“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对公司长期股价的表现影响较小,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国际医学。国际医学作为A股为数不多的以医院为主业且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上市公司,获得不少“百亿”明星基金经理的青睐和持有。今年年初,国际医学旗下医院因拒诊事件而被停诊整顿,公司股票被ST。期间,大多数公募基金产品因为合规约定不能买入ST股票而不得不大幅抛售国际医学。截至一季度末,国际医学并未出现在任何一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名单中;二季度,国际医学成功摘帽后,大量公募基金再次涌入;截至三季度末,有12家公募基金的33只基金产品合计持有国际医学1.19亿股,其中不乏张坤、刘畅畅等百亿级基金经理。

而“有问题”的公司如果股票流动性比较差,股价是靠着基金抱团推上去的话,在出现“黑天鹅”事件后,往往无人接盘,很容易出现股价持续暴跌的现象。

此外,在一些“黑天鹅”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涉事公司的股票往往会被基金公司直接拉入黑名单,遭到基金经理抛弃。

完全“避雷”有点难

一位基金经理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黑天鹅”事件往往难以预测,对于投研人员而言,是无法做到完全不“踩雷”的,只能说尽量去避免一些“雷”。

比如,一些治理混乱的公司,基金投研可以通过前期的调研及分析去了解公司,提早发现隐藏的问题;一些财务造假的公司,也是可以通过深度调查、交叉验证来发现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高回报与“踩雷”的概率似乎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近年来,A股市场的科技股投资愈演愈烈,为追求高回报,不少基金经理押注科技股的未来成长空间,给予较高的估值溢价,科技板块因此成为牛股集中营,为押注该板块的基金经理贡献了不少收益。不过,科技股一般具有投资门槛高、技术迭代快、波动性大、不确定性高等因素,基金经理若过于追求高回报而忽视了潜在风险,“踩雷”的概率就会显著增大。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大多数基金“踩雷”,主要是受“爆雷”公司内部因素的影响,一些外部因素如政策、产业、国际变动等也会让一些被忽视的问题逐渐暴露,导致一些公司遭遇“黑天鹅”事件,而这类事件则很难完全规避。

基金“踩雷”后,基金经理只能通过减仓或清仓的方式,去减少“黑天鹅”事件对持有人利益的冲击。

持有人无需过度焦虑

“基金持有人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基金重仓股‘踩雷’事件。”一位基金投顾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可以查看“踩雷”股票的仓位以及基金经理过往的应对风险能力,如果仓位较低,则无需过度悲观和焦虑。

相对于个股,基金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基金的组合投资可以减轻单只个股下跌对组合造成的影响。

实际上,基金持有人所关注的所谓基金重仓股,其实是上一季度的重仓股,不排除基金经理在个股“黑天鹅”事件爆发前后,对其进行了减仓或者清仓处理。比如,“爆雷”个股股价连续跌停,而重仓该股的基金净值却未随之波动,很大程度上说明该基金已经不持有相关的“爆雷”个股了。

一些基金即便意外“踩雷”,但因为介入时期较早,持有成本较低,总的来说仍为基金持有人贡献了一定的投资收益。

此外,一些公司短期遇到困难,遭遇“黑天鹅”事件,经过专业投研团队的研判,短期波动并不妨碍公司的未来成长空间。这种情况下,短期的“踩雷”并不影响长期持有。

上述基金投顾人士还表示,基金持有人也可通过一些选基技巧去规避基金“踩雷”对投资收益造成的侵蚀,比如不要持有太高比例主题基金,主题基金标的较为集中,相关度极高,对投资组合的业绩影响较大;通过重仓股穿透,不要把资金局限在一个行业或主题基金中,一个行业受到冲击,对投资组合的冲击就会很大;考察不同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以及风险应对能力,尽量选择投资理念差异化明显的基金经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