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王旭光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茶马街社区是商品房与老旧小区相结合的社区,建于90年代末,社区区位优势突出,公共交通便利,便民服务配套设施齐全。茶马街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社区为创建单元,服务半径辐射周边7个社区、1.23平方公里,让居民在一刻钟内享受到高品质的便利服务。

聚焦“第三空间”,创造便民服务新模式是该生活圈的一大亮点。社区有效利用广外街道闲置空间改造的“第三空间”,建成第三区生活服务中心和广外生活馆,完善蔬菜供应、家电维修、洗衣、便民理发、文化交流、城市交友、书画创意、运动健身等多种丰富业态,推进便民服务圈良性循环发展,为居民打造了健全、便捷、优质的新型宜居环境。


(相关资料图)

西城区老旧小区较多、便民空间少,在西城区商务局、广外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推动下,社区积极盘活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红墙黛瓦映春色,古街新貌享生活。”为补齐广外街道缺失的文化交流空间、体育设施空间以及文化设施空间,经过民意调查、区域市场调研,2022年,社区有效利用位于广外街道茶马街8号院5号楼地下一层、面积达5249.7平方米的多年闲置库房,联合北京阳光菜到家商贸有限公司建成“第三空间 广外生活馆”。

生活馆包含具备基本便民服务功能的各项设施,包括搭载党建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的活动室;集图书、文创礼品、工艺品于一体的宣南书店;24小时服务的阳光悦读空间;集室内高尔夫、巨幕观影于一体的城市客厅;让京剧艺术进社区故渊京剧工作室、曲艺演出的宣南剧场;供居民健身娱乐的乒乓球馆、台球馆等。

生活馆的建成大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其利用闲置资源提升便民服务的经验也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提供了新借鉴。

其实,今年年初,在“第三空间 广外生活馆”办理营业执照时,遇到地下空间无法办理便民服务业注册的窘况,西城区商务局就会同广外街道办事处、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召开专项协调会,认定该位置可以作为“便民服务网点”使用,最终让广外生活馆顺利取得营业执照。

鉴于文化生活也属于“一刻钟生活圈”有益的组成部分,社区短缺的小剧场以及城市客厅、体育设施场所等文化项目也在生活馆建设中被考虑在列,最终,在6月投入运营的生活馆集24小时无人便利店、便民仓储、乒乓球馆、24小时阅读空间、多功能小剧场等功能于一体,受到了居民的好评、点赞。

与此同时,社区将茶叶街以前作为仓库的3000多平方米地下空间,改建为第三区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引导商户及沿街摊贩入室经营,提供菜市场、早餐店、理发店、小修小补店面等基本生活服务店铺,极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的便利度。

为更好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社区逐步完善不同层次的便民服务业态,搭建起区、街、社区三级百姓生活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品质生活节”“玩转京城美食”等服务品牌特色,联动马连道茶城、新年华购物中心、便宜坊、红莲大厦等企业,进一步对接居民消费需求。

在此基础上,社区真正做实“六个一”便民服务模式,通过大力发展“一店一早”、服务“一老一小”、充实“一菜一修”,集聚便利店、早餐店、综合超市、仓储店、理发店、家电维修点、房屋维修点、末端配送点等基本便民服务业态,配置了乒乓球馆、24小时书店、艺术空间、城市客厅、小剧场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居民可在步行约一公里的距离内享受到商业、文体、医疗、养老、教育等多元化生活服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