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8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凯林、英国医学家拉特克利夫和美国医学家塞门扎凭借研究细胞如何感知氧气、适应缺氧环境获颁生理学或医学奖。据报道,3人得知获奖时都表示很开心。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人名单率先被揭晓: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及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获得这一奖项。
据报道,凯林当地时间7日清晨在半梦半醒之间接到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话。
他说:“作为一个科学家会有警觉心,如果清晨5时接到来电显示很多位数号码的电话,有时候是非常好的消息。我的心开始跳很快,有点超现实的感觉。”
凯林说,他还不确定要怎么使用这笔奖金,但“显然我会拿来做一些好事”。
65岁的拉特克利夫是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临床研究主任,也是牛津大学标靶研发院的主任。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人名单率先被揭晓: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及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获得这一奖项。
他说,得知获奖消息时,人正在牛津大学的办公室中撰写申请补助计划书。兴奋的拉特克利夫告诉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尽管有这个好消息,我想我还是会赶在期限之前,继续写计划书。”
拉特克利夫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开始做研究时,完全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他也说,氧气对细胞的影响“一直不是流行的研究领域,在这段旅程中,甚至备受他人怀疑”。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塞门扎表示,他在将近凌晨4时被来自斯德哥尔摩通知他获奖的电话吵醒后,就不断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电话,还没有时间去想该怎么使用奖金。
延伸 · 回顾
生理学或医学诺奖得主:半夜接电话 可能有好消息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7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9年诺贝尔奖表彰三位科学家革命性地发现让人们理解了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对低氧诱导因子(HIF1)水平调节机制进行的深入研究。这一重大发现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适应性机制之一,为人类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也有望为对抗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