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某高科技企业近日复工复产后,产能迅速提升。其主要生产负压救护车核心电子零部件,有力保障防疫一线负压救护车生产需要。图为三月二十五日,工人在电子产品生产车间忙碌。
王俊荣摄(人民视觉)
3月18日,中国首次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当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后,居民的外出急剧减少,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与此同时,中国的消费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活力和新的增长点。
在经历艰难的抗疫斗争后,中国正迎来战“疫”胜利的曙光。抗疫过程中,中国经济展现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引发外媒的关注与讨论。
生产生活日趋正常
随着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中国各地企业工厂陆续复工,民众消费趋势日渐回升,外媒敏锐地捕捉到中国经济逐渐恢复正常运转的信号。
奥地利《维也纳日报》网站报道称,中国工厂恢复生产,商店开门营业,铁路货运恢复正常,航空运输和船运也在恢复。
据路透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在一篇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影响的文章中表示,在经历疫情造成的全面冲击后,中国经济开始显示出一些正常化迹象,但仍面临严峻挑战。大多数较大型中国企业已经复工复产,许多当地员工也已重返工作岗位。
据法国《论坛报》网站报道,中国的一些工厂陆续复工,尽管还没有满负荷运转。空客重新启动了天津320客机总装线。丰田汽车公司在华的3家工厂也陆续复工。雷德克斯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可以看到复工,很多项目都重新启动了。“如果我们不做出响应,我们的竞争对手就会占领市场。”
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中国经济社会逐渐恢复正常的趋势。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1月底,中国宣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应对疫情。两个月后,隧道尽头出现了亮光。卫星图像显示,全中国,尤其是3个主要经济区,夜间灯光亮度不断提升。对中国许多人来说,生活正在慢慢恢复正常。
“中国重新开放数千个旅游景点,其中绝大部分是露天景区,游客可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尽情观赏。”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称,随着中国的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更多企业正在复工。作为响应,上海开始欢迎有限游客重返主要的公园和景点,中国其他地区也在鼓励民众恢复正常活动。
法国《日常报》3月24日发表文章称,中国旅游业已开始复苏,中国人已开始预订国内外旅游行程。中国两大旅游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过两个月的隔离后,已经有人开始订购四五月份的行程,中国旅行社也重启海外游。
高新技术脱颖而出
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一系列抗疫相关的科技产品和重要产业联合发力,展现出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物流网络、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产业脱颖而出,引发外媒肯定。
“新技术是中国遏制疫情的‘秘诀’之一。”俄罗斯历史学博士、中国问题专家谢尔盖·布拉诺克近日在接受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指出。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以人工智能推动建设的物流网络,在这段高压时期的考验中显示出非凡韧性,灵活绕开封锁区,调整运输路线,没有出现物资严重短缺的现象。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为抗击疫情,中国科技企业群策群力,机器人、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这场战役中大显身手。中国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机器人被运用到餐厅、医院、仓库等多种场合。互联网企业开放超级计算设备、云计算等技术,帮助研究人员加快寻找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法。这反映出中国科技公司在疫情面前,“反应非常迅速,也非常灵活”。
《西班牙人报》网站报道称,中国各地的地铁站、火车站、机场和社区服务中心都配备了用于检测体温的自动化系统;互联网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能通过分析CT影像帮助检测出新冠肺炎患者;无人机既能提醒人们应当待在家中,又能在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内喷洒消毒剂;中国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采用了包括手机二维码、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多种高新技术,相关经验值得他国学习。
阿根廷《侧影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先进的科技对抗击疫情起到了重大作用。无论是针对新冠病毒采取的新技术,还是基于5G技术的种种应用,都显示出中国的科技实力。
英国《金融时报》称,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科技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这些帮助抗击疫情的技术和产品或将在疫情结束后沿用。
经济政策平稳有力
为助力经济恢复正常运转,中国政府的系列举措获得外媒肯定。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发表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不会摧毁中国经济,还会提高其国际地位。中国为银行“降准”,使其能够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为支持疫情严重地区的中小企业,政府临时推出了延期支付电费的政策。国家还准备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其结果是,中国的营商积极性正在恢复。在个别省份,营商积极性正接近疫情暴发前的水平。中国供应链所需要的一切,国家完全可以保障。
据路透社报道,为了缓解疫情对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和市场同时造成的冲击,中国政策制定者迅速采取行动,重点帮助易受冲击的家庭和小企业,减免社保和水、电、气费,并通过金融科技公司发放贷款。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情况表明,正确的政策在抗击疫情和缓解其带来的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多个国家普遍采取刺激性金融措施应对疫情之时,中国坚持稳健且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引发外媒积极评价。据法国《回声报》网站报道,中国没有采取“火箭弹”式饱和刺激措施,或者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月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冲击,但是中国政府采取的是有计划的渐进货币政策定向支持企业。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令人意外地宣布指导利率不变,这发出一个清晰信号:北京并不急于响应国际上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号召。
“中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看起来很聪明,他们时刻准备应对新情况。”新加坡星展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泰穆尔·拜格表示。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称,无论从政策、宏观经济因素还是某些行业的强劲程度来看,有许多理由可以相信,与几乎其他任何地方相比,中国市场的前景都具有吸引力。报道援引摩根大通经济学家的观点称:“如果我们判断正确,中国将是第一个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也是第一个摆脱由疫情引起的经济放缓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