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

继在川西阿坝州自驾游遭遇拦路收费500元之后,旅游博主“老辣日记”再次发视频称,其在甘孜巴塘县自驾游时再次遭遇不合理拦路收费200元,两次被拦收费只相差6天。

8月28日,读特新闻记者采访到了“老辣日记”账号所有者陈先生,他称自己和朋友在甘孜州巴塘县亚莫措根景区自驾旅游时,又遭到“防火监督员”拦路收费,每台车收费三百元,最终在据理力争下缴纳两百元离开。目前相关部门已向陈先生致歉,该村民还未道歉。


(相关资料图)

“老辣日记”视频截图

第一次被拦:阿坝林场职工私自收费500元

“老辣日记”账号所有者陈先生是一名自驾游爱好者。8月23日,他发布视频称,早前(8月13日)在四川阿坝州理县自驾游穿越米孟线时,在一森林防火点被拦路收费500元。28日,陈先生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称,23日晚有自称是当时的收费人员与陈先生联系并发了三个红包希望删除视频。陈先生说:“第一我不能明确对方的真实身份,第二这三个红包里有有多少钱我也不能确定,所以并没有收取,正式退款是由林场负责人在25日22:20将500元费用退回。”

24日,阿坝州川西国有林保护局向他发来致歉函,称拦路收费人员系该局森林防火检查站值守职工岳某某,现已被停止工作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收取的款项被责令立即退还。

受访博主“老辣日记”提供的致歉信

8月24日凌晨,理县县委、理县人民政府对此事发布通报:经查实,网友反映情况属实。拦路收费卡点为阿坝州川西国有林业保护局304林场小木场沟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点,收费人员为川西国有林业保护局304林场职工岳某某。理县县委、县政府立即督促阿坝州川西国有林业保护局对相关涉事人和林场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目前川西国有林业保护局已给予岳某某停止所有工作、行政记过处分。

理县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微理县”发布的处理意见

二次被拦:甘孜州戴“防火员”袖章的村民收费200元

8月27日,陈先生再一次发布视频曝光,在川西甘孜州巴塘县自驾游路途中遭遇不合理收费。

陈先生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第二次不合理收费发生在8月19日的16:30,他们在离开巴塘县亚莫措根时在出入口被一名戴着防火监督员袖章的“工作人员”将车辆拦下,并表示需要收费300元。陈先生称,第二次被拦收费与第一次情况不同。陈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当天的详细情况,他和朋友驾驶两辆车到巴塘县亚莫措根景区旅游,景区入口和出口是同一个。进入景区时,一名戴着防火监督员袖章的村民让他签署了森林防火安全保证书,但保证书上只有森林防火的一些知识,并没有提到收费。然而,等到出景区时,这名村民却向他们表示需要收费,并称“告知书上有(收费说明)”。

经过交涉,收费的村民提出少收100元,但陈先生在付款200元后,这名村民又提出后面的另一辆车也需要缴费200元。当地的政府部门告诉陈先生,该景区是一个森林防火点,但没有直属单位,是村集体自发修建的森林防火点。陈先生说,8月27日视频发出一小时后,巴塘县文旅局、巴塘县甲英镇镇政府等当地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联系他,向他致歉并发来了致歉信,并表示第一时间费用会退回给陈先生。退费将由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来退,届时会收缴罚款然后退回。该村民目前为止还没有向陈先生道歉。

受访博主“老辣日记”提供的致歉信

8月28日早上,甘孜州发布了一份当地的处理情况通报。通报称,经核查,此视频中网友反映情况属实,该卡点为甲英镇冲茶村护林防火卡点,收费人员为甲英镇冲茶村村民贡某,贡某以支付修路费用为由向“老辣”(陈先生)等两人收取费用200元。决定对贡某在护林防火临时卡点乱收费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200元的处罚,退还违法所得200元,并责令其向当事人作出道歉。

巴塘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微博“微巴塘”发布的通报

对于这次遭遇,陈先生在发视频时质疑道:“请问当地有关部门是否有相关收费规定?收费标准又是什么?川西秘境圣洁而美丽,切莫让极个别人员为一己之私而随意践踏。”

“景区刺客”屡见不鲜

记者发现,该现象并非个例。某社交平台有网友表示“刚从川西回来,拦路收费确实到处都有,10-20元很常见,虽然每次都是自己带走垃圾。”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虽然自驾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但是自驾游确实给当地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压力,能够理解防火员收取10~20元的卫生费。

截图自“抖音平台”博主“老辣日记”评论区

“卫生费”“观景费”“停车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在国内旅游市场层出不穷。今年旅游市场复苏后,多地酒店价格、机票价格暴涨。“景区刺客”也来跟着强分一杯羹。更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不是假冒“防火监督员”,都没有资格在没有提示、没有备案的情况下收取费用。“一次性生意”在如今信息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再“香”。

而当地文旅部门的调查报告几乎都指向个人行为,但这不代表当地政府部门就可以“完美甩锅”。及时的响应和整改有必要,但当务之急更加需要的是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宣传,游客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切莫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将“回头客生意”造成“一次性生意”甚至避而远之。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薛锦瑜(见习)/文 王梓瑞(见习)/剪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