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榴莲上市了。
从引进到上市,海南用了60多年时间才种出国产榴莲。
为了榴莲自由,海南有多拼?
(相关资料图)
一、中国每年吃掉全球20%的榴莲
原产于东南亚的榴莲,号称“水果之王”,凭借独特的味道,在国内圈粉无数。
榴莲,也成为中国进口量和进口金额最高的水果。
2016~2021年中国鲜榴莲进口数量及金额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
2010年,中国榴莲的进口额只有不到1.5亿美元。
到了2019年,榴莲就超过了车厘子,以进口量60.45万吨和进口金额16.04亿美元成为国内进口水果的第一名。
2021年,中国进口榴莲总量跃升至82.16万吨,进口金额达到了42.05亿美元。
2022年,进口总量达到了82.5万吨,价值也超过40亿美元。
有数据显示,2014~2021年国内榴莲需求年复合增速达14.65%。
根据2021年的资料,全球榴莲的产量是384.91万吨,按当年中国的进口量来计算,占全球总产量的21.3%。
这样算来,全世界每5个榴莲中,就有1个是在中国被吃掉。
2017~2021年全球榴莲产量统计 图片来源:智研咨询
旺盛的市场需求,带来的自然是价格的水涨船高。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榴莲的进口价格,在2015年的时候是每公斤11.8元,到了2021年的进口价格就蹿升到每公斤33.1元,6年之间翻了3倍。
2014年前后,榴莲的批发价是每斤9块9。
到了今天,20多一斤的批发价格,已经让人惊呼跌到了“地板价”。
像金枕、猫山王这些知名一些的品种价格则更高。
在国内电商购物平台上,冷冻的猫山王榴莲,每斤的售价大概在60多元到90多元不等。
笔者在之前买过一盒250克左右的榴莲果肉,价格是90多元一盒。
在原产地马来西亚,一盒300克左右的榴莲果肉,只要25~30元,到了现在的旺季价格更低。
即便在物价很高的新加坡,猫山王榴莲每斤才卖6块钱新币,是国内价格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如此看来,榴莲被国内网友称作“水果刺客”,这名号也是妥妥的合适。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榴莲零售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90.2亿元,2014年以来国内零售规模的年复合增速达到了21.47%。
根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海关的统计,国内鲜榴莲的进口量和金额分别是9.14万吨、5.07亿美元,同比上涨了154.29%和124.62%。
也就是说,中国的榴莲零售市场规模仍在扩大。
为了满足国内吃货们的需求,每年要花40多亿美元进口榴莲。
二、为什么不自己种?
榴莲在国内零售价格,为什么一年比一年贵?
原因很简单:国内种不出榴莲,只能靠进口。
一边是庞大的需求,一边是卖方市场加上渠道垄断,价格怎么会低呢?
2014~2021年中国榴莲零售均价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有学者考证过,榴莲产业与华人有关。
在原产地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有数百种榴莲树,几乎都能结出榴莲。
很早之前,东南亚土著也就是在自家房前屋后随便种种,既没有育种的概念,也没把榴莲当成经济作物来对待。
后来,擅于农耕的华人到来,发现了这个营养又美味的水果,开始边种榴莲边做其他生意,开启了榴莲商业化育种的源头。
上个世纪50年代,国内开始引进榴莲种植。
当时,国人从东南亚带回榴莲种子,想在国内试着种植。
但树长起来了,就是不结果。
据说,海南1958年种的一棵榴莲树,几十年才结了一个榴莲。
倒不是因为中国人不会种,而是榴莲这东西太挑剔了。
别看榴莲在原产地显得很“皮实”,实际上既挑环境又爱“享受”。
榴莲喜欢湿热的环境,温度但凡低于22℃就没法正常生长,年降水量还需要达到1000mm以上,湿度要在75%~85%之间。
榴莲树还是个大块头,树高能长到25~40米,枝条又脆弱,因此它特别怕风。
既要有湿热的气候环境,还要有能挡着台风的大山,放眼望去国内能种榴莲的,基本上就只剩海南的三亚、陵水和保亭一带,还有两广和云南的极个别地方了。
但是,这些地方的大多数地区,早就种上了经济效益见效更快的其他热带水果。
除了水土不服之外,榴莲种植想要产业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投入周期太长,一般的“散户”根本没办法规模化种植。
一棵榴莲树,通常要种下8~10年之后,才能开始结出香甜好吃的榴莲。
树龄越长的榴莲树,结出的果子质量越好。
普通果农根本做不到近10年的时间只投入不产出。
此时,就需要国家队入场了。
海南省农科院热带果树研究所,就和企业一起死磕榴莲的本土化种植。
榴莲本身和很多木本果树一样,遗传背景很复杂,引种到海南的种苗变异程度也很大,也就很少结果。
直到2014年,海南一个种植基地从越南引进了40多株嫁接的榴莲树,本来也没指望着能结果,就当成景观树栽在了路边。
让人没想到的是,第4年,这40多棵榴莲树竟然开花结果。
2019年,海南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里那棵60多岁的榴莲树,也意外地开始结果。
困扰了几十年的海南不适宜种榴莲的迷雾,终于开始消散。
这些“意外”收获,打破了海南种不了榴莲的魔咒,也吸引来了有实力并且希望把榴莲本土化种植的企业,开始尝试规模化种植。
当地农科院和企业合作,解决了榴莲树嫁接和种植存活的问题,把榴莲苗的成活率从60%提高到了90%以上,规模化种植榴莲开始在海南起步。
同时,人们在引进国外品种种植的同时,还把本地能开花结果的榴莲树作为母本嫁接,希望培育出适合中国自己气候环境的榴莲新品种。
三、何时实现榴莲自由?
现在的海南,已经种下了1万多亩的榴莲,其中有1400亩榴莲已经挂果。
很多网友们期待,国产榴莲上市,能卖到“十元三斤”。
目前看,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上市的国产榴莲预计产量是每亩3500斤,亩产值10万元左右。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今年海南榴莲的总产量也不过2450吨。
这点产量和年进口80多万吨来比,就是九牛一毛,根本没办法对价格产生什么影响。
另外,国产榴莲的口感怎么样,品质能否稳定或是越来越好,能否被市场接受,没个几年的观察和优化,这些都还是未知。
再加上前期投入巨大的企业也要回本,国产榴莲的价格恐怕也不会像网友们期待的,能一上来就“秒杀”进口榴莲。
从国内农业科研院所1958年开始引种榴莲,研究本土化种植算起,这是个跨越了几十年的漫漫征程。
如此漫长的等待和努力,值得吗?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是不用被别人控制,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自主可控”。
要知道,在2017年至今,从泰国进口的榴莲占了整个国内市场的90%以上,无论从议价权还是对品质的要求,卖方在市场占上风的时候,买家就颇显被动。
据说,今年早些时候国产榴莲上市的消息一传出,泰国那边就表示,中国国产的榴莲产量很低,不会对泰国榴莲的出口有什么实质的影响。
但是,泰国今后要认真开发榴莲品种,并把它们推广给中国的顾客。
其次,高价值的“洋水果”品种国产化,最直接的就是能让之前“天价”的东西,价格回归正常。
比如,日本培育的阳光玫瑰葡萄,以前在超市卖到300元一斤,从2010年引进国内本土化种植之后,经过了10年的培育,国产的阳光玫瑰已经能卖到10元一斤。
像之前的越南一直大量出口到国内的火龙果,自打国内引进种植之后,经过技术改良,个头、口感、甜度都超过了进口货。
国内种植销售不需要等待通关报关和长途运输,能等到成熟了再采摘,这个便利也让国产的水果在品质和价格上更胜一筹。
当然,好处不止这些。
像榴莲这样的高价值进口水果的本土化,能为农民种植户带来更为可观的收益,甚至还能反向输出让全世界共享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
归根结底,最终能得到实惠的,还是对榴莲竞相追捧的吃货们。
榴莲本土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海南有实力把榴莲的价格“打下来”。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是的,勤劳的中国人民一直坚信:
只要种下种子,终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