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引言:虽然近期市场震荡格局整体延续,但是成交活跃度明显回升,单日成交额一度重回万亿上方。资金情绪回暖的背景下,各类资金行为如何演绎?市场主导资金有何变化?后续怎么看?本报告系统梳理了近期公募、私募、保险、北上、两融、产业资本、银行理财等10类资金的10月的流入流出情况,供投资者参考。
核心结论:10 月内资增量入市边际向好,外资流出加快
10月内外资分歧加剧,内资增量入市边际向好,而外资流出加快,其中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两融资金净流入边际提速,而北上资金净流出加快。10月市场回撤幅度环比收窄,整体延续震荡格局。一方面,来自海外市场动荡、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风险的制约仍存;但另一方面,二十大重磅定调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国内经济基本面继续修复。在此背景下,市场整体对于外部扰动趋于钝化,更多聚焦内部利好,A股成交量10月中下旬以来迎来明显回升。内外驱动因素分化也带动了内外资流向的分化,一方面来自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两融资金等内资的资金增量边际回暖,另一方面以北上资金为代表的外资则受制于外部扰动流出提速。整体来看,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正逐步回暖,后续来自内资的资金增量有望进一步回暖,而外资流出压力也有望随着外部扰动褪去而逐步缓解。
1、偏股基金10月发行规模回落,但9月起老基金申购开始发力。10月偏股基金发行规模环比有所回落,基金收益率持续承压仍在影响偏股基金发行的规模。不过,9月老基金净申购规模年内首次转正,带动9月偏股基金整体净流入规模创下年内新高。从存量基金仓位来看,10月公募基金的股票仓位小幅回落,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回落较多。不过整体来看,基金仍然维持较高仓位运行。
2、私募股票多头仓位10月有所回升。虽然10月海外不确定性制约仍存,但是私募基金的风险偏好有所回暖,10月以来私募股票多头仓位出现回升。从绝对数值上看,当前私募基金股票仓位已经回升至三年滚动54.8%的中等分位。
3、北上资金10月净流出规模较大,主因配置盘罕见大幅流出。10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承压、海外市场波动放大等海内外利空因素再度压制外资的风险偏好。10月北上资金单月流出近600亿,在历史上仅次于2020年3月。其中配置盘单月流出的规模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高,配置盘罕见转为大幅流出是驱动北上资金加速流出的主因。
4、10月ETF净申购规模环比继续抬升。随着市场仍处于底部震荡的阶段,10月投资者申购ETF以低位布局的意愿依旧较高。风险偏好仍然承压下,资金依旧偏向于申购宽基ETF均衡配置。
5、10月两融资金净流出压力明显缓解,成交活跃度从底部回升。10月两融资金净流出的规模大幅回落,流出压力明显缓解,同时交易活跃度也从历史底部回升,或显示出两融资金的风险偏好正在逐步回暖。
一、公募基金:10月新基金发行再度回落,存量仓位回落
10月偏股基金发行规模环比回落,但9月老基金转为净申购。从偏股基金(股票型+混合型)的口径来看,今年10月新发偏股基金规模为192亿元,环比回落239亿,绝对规模逼近今年4、5月的发行低点。市场风险偏好收缩叠加国庆假期的影响下,10月新基金发行继续遇冷。今年前10月偏股基金发行金额达到4182亿份,较去年同期下滑78.4%。老基金申赎方面,9月偏股老基金转为净申购757亿元,环比回升801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单月净申购。 虽然10月偏股基金新发规模再度回落,逼近前期低点,但是从9月的偏股基金整体净申赎数据来看,老基金今年以来首度转为净申购,同时偏股基金整体净流入的规模也创下年内新高,后续来自公募新增份额的增量资金入场有望进一步提速。
截至10月31日,基金重仓(季调)指数过去一个季度涨幅较9月底小幅回升1.06pct至-11.87%,近期基金收益率持续承压仍在影响偏股基金发行的规模。
从存量基金仓位来看,10月开放式基金的股票仓位回落,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仓位回落较多。根据Wind测算,10月全部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环比回落0.58pct至66.15%,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分别环比变动+0.23pct、-0.73 pct、-0.64pct至87.93%、82.85%、62.63%,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逆势抬升,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回落的比例相对较多。整体来看,虽然10月仓位环比继续回落,但基金仍然维持较高仓位运行,全部开放式基金的股票仓位处于2019年以来74.7%的较高分位,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更是已经处于2019年以来92.4%的高位,存量基金对于股票资产的配置意愿持续较高。
二、私募基金:10 月股票多头仓位回升
10 月股票私募多头仓位回升。截至今 9 月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达 59766亿元,环比小幅回落 68 亿, 基金只数提升至 88307 只。从股票私募多头仓位变动(估算)上看,截至今年 10 月 28 日,股票私募多头的仓位比例较 9 月 30 日回升2.18 个百分点至 72.22%,处于三年滚动 54.8%的中等分位。 10 月初以来,私募多头多头仓位整体回升,显示出私募回补仓位的意愿有所提升。
三、保险资金:9 月股票仓位再度回落
今年 9 月保险资金股票和基金规模环比回落,股票和基金仓位水平也再度回落至2016 年以来的底部水平。截止今年 9 月,险资运用余额达到 24.53 万亿,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资规模为 2.97 万亿,占比为 12.11%,较上月分别减少 951 亿元、减少0.42%,当前仓位水平再度回落至 2016 年以来 6.2%的底部水平。 后续来看,保险资金进一步降低仓位的空间有限,且有望在市场低位震荡时积极布局加仓优质资产,若后续市场企稳将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四、北上资金:10 月净流出加快,配置盘罕见大幅流出
今年 10 月北上资金转为净流出 573 亿元,配置盘罕见流出超 400 亿。10 月以来,海内外利空因素再度压制外资的风险偏好。一方面,不断走强的美元和走阔的中美利差使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在岸人民币一度触及 7.3 关口;另一方面,海外市场波动放大且美股再度下跌,压制外资风险偏好。10 月北上资金净流出 573 亿元,历史上来看单月流出幅度仅次于 2020 年 3 月的 679 亿,环比多流出 461 亿元,年初以来北上资金转为净流出 51 亿元。拆分来看,10 月配置盘净流出 441 亿元,交易盘净流出 147 亿元。 其中,配置盘单月流出的规模创下 2020 年以来的新高,而交易盘流出幅度在历史上看并不突出,配置盘罕见转为大幅流出是驱动北上资金加速流出的主因。
行业配置方面,北上资金 10 月净流入煤炭、有色金属、电子、通信、国防军工行业较多,净流出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银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行业较多。拆分来看,配置盘 10 月净流入有色金属、国防军工、通信、交通运输、公用事业行业居多,净流出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非银金融、家用电器、银行居多;交易盘净流入电子、煤炭、计算机、房地产、通信行业居多,净流出食品饮料、银行、电力设备、汽车、交通运输行业居多。 配置盘和交易盘同步加仓通信、有色金属行业,减仓食品饮料、银行、电力设备、非银金融、家用电器等行业,不过在电子、计算机、房地产、机械设备等行业上存在一定分歧。
持仓结构方面,截至 10 月 31 日,北上资金的前五大重仓行业分别是电力设备(16.9%)、食品饮料(11.8%)、医药生物(9.6%)、银行(6.5%)、和电子(6.0%)。
个股层面上,今年 10 月净流入居前的个股有天齐锂业(行情002466,诊股)、京东方A(行情000725,诊股)、先导智能(行情300450,诊股)、兖州煤业、陕西煤业(行情601225,诊股)等,净流出居多的个股有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五粮液、伊利股份(行情600887,诊股)等。
五、ETF:10月净申购规模提升,宽基ETF获申购居多
10月ETF净申购463份,其中宽基ETF净申购居首,金融ETF净赎回较多。10月ETF净申购463亿份,申购规模环比提升43亿份,其中宽基(+311亿份)、科技(+62亿份)、先进制造(+10亿份)、消费(+66亿份)、金融(-6亿份)、周期(+7亿份)、其他主题(+13亿份),宽基ETF净申购居首,金融ETF净赎回较多。今年ETF净申购3021亿份,其中宽基(+1194亿份)、科技(+539亿份)、先进制造(+272亿份)、消费(+673亿份)、金融(+168亿份)、周期(+118亿份)、其他主题(+57亿份),宽基净申购居首,消费和科技获净申购也较多。三季度以来ETF净申购规模明显回升,宽基ETF申购规模持续占优,彰显出资金在市场底部区域通过宽基ETF“抄底”A股的意愿较强。
六、银行理财:当前赎回压力预计有限
2022年6月底银行理财规模达到29.15万亿,其中权益类资产预计达11660亿元。一方面,根据中国理财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非保本理财达到29.15万亿元,较21年底增长0.52%。另一方面,2022年6月银行理财权益类资产占比3.20%、公募基金占比4.00%,直接持股比例仅为2%至5%,权益类占比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若按4.0%占比估计,截至2022年6月,银行理财持有A股市场股票市值为11660亿元。
当前理财产品的赎回压力有限。在Wind记录的存续银行理财产品中,我们筛选出10520家今年10月以来公布过最新净值、投资范围涵盖股票或基金的理财产品,且其中有6352家理财产品是今年1月1日前成立的。据统计,今年以来成立的这6352家理财产品中,24.0%的理财产品年初以来收益率为负,其中12.1%年初以来亏损超过2%,9.4%年初以来亏损超过3%。净值方面,在10520家理财产品中,当前共有7.0%的理财产品净值低于1。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多属于中低风险投资品种,因此当理财产品收益低于-2%或净值低于1时,产品可能面临赎回压力,目前此类产品仅占比约10.8%,赎回压力不大。4月底约14.4%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收益低于-2%或净值低于1时。与4月底相比,当前理财产品的净值及收益率水平相对占优,赎回压力预计相对较小。
七、两融资金:10月流出压力明显缓解,成交活跃度回升
10月两融净流出规模环比收窄至96亿元,成交活跃度环比回升。从两融净流入规模来看,10月两融净流出96亿元,较上月少流出563亿元,流出压力明显缓解,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出收窄至2849亿元。从两融余额来看,10月底两融余额为15467亿,较上月增加84亿元。从两融成交来看,10月成交占比为7.02%,较上月回升0.54 pct,仍处于2016年以来的2.7%分位的底部水平。10月两融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同时交易活跃度也从历史底部回升,或显示出两融资金的风险偏好正在逐步回暖。
从行业结构来看,10月两融流入食品饮料行业居首,流出医药行业居多。10月两融资金流入食品饮料、基础化工、银行、家电、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较多,流出医药、电子、有色金属、非银行金融、计算机行业居多。当前两融余额较高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非银行金融和基础化工。
八、养老体系:预计保持稳定流入态势
1、社保基金:第四季度增量预计63亿元
社保基金2022年第四季度增量预计63亿元。2021年社保基金资产总额3.02万亿元,同比增加3.3%。假设维持3.3%增速,则2022年底社保资产有望达到3.12万亿元。根据基金业协会,2016年底社保配置A股比例21.4%,假设25%占比,2022年全年增量预计251亿元,第四季度预计将流入63亿元。
社保基金Q3重仓股市值占A股的比重小幅提升。从持股前十市值这一重仓口径上看,截至22Q3末,社保基金重仓持股市值达3533亿元,持仓市值环比回落151亿元,重仓持股市值占A股比重相较22Q2环比提升0.03pct。
2、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四季度增量预计197亿元
年金2022年第四季度增量预计197亿元。截至2022Q2,全国企业年金实际运作金额已达2.73万亿元,同比增速12.9%。若保持12.9%增速,2022年底有望达到2.94万亿元。近几年企业年金股票投资占比在7%左右,假设2022年维持不变,2022年增量预计236亿元,第四季度增量预计达到59亿元。截至2021年底,全国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超过1.79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7900亿元,预计后续每年增加7900亿,参考年金股票投资比例约7%,2022全年增量为553亿元,第四季度增量预计138亿元。加总来看,年金2022年第四季度增量预计197亿元。
3、养老金:第四季度增量预计43亿元
基本养老金2022年第四季度增量预计43亿元。截至2021年12月,全国所有省份基本养老金运营规模达到1.46万亿元,同比增长4.7%。基本养老金也是由社保理事会管理,参考社保基金25%股票配置,假设基本养老金25%股票配置比例,假设2022年底基本养老金运营规模维持4.7%的同比增速,则2022全年增量预计170亿元,第四季度增量预计43亿元。
九、散户:9月开户环比回落较多
9月新增投资者数量143万人,环比回落17.3%,同比回落36.3%。
十、产业资本:10月减持压力明显减缓
10月产业资本净减持幅度环比明显回落,减持压力后续预计边际抬升。今年10月产业资本净减持94亿元,净减持规模环比回落342亿元,净减持绝对数值处于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回顾历史,往往在市场表现较好、大幅上涨后,产业资本减持压力会有所提升,比如2020年7月、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等,而在市场回撤较多后,产业资本减持压力往往明显回落,比如2020年4月、2021年4月、2022年4月等。8月以来市场再度出现较大回撤,同时10月限售解禁规模环比回落较大,在此背景下产业资本减持压力也明显减缓。后续来看,今年11至12月的月度解禁市值预计明显回升,不过解禁家数月度预计11至12月环比基本持平,预计后续市场的整体解禁压力抬升幅度有限。
从行业结构来看,交通运输、银行、美容护理、社会服务等行业未来一个季度面临的资金流出压力相对较大。年初以来,医药生物、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遭产业资本减仓的市值居前。解禁压力方面,未来一个季度(今年11月至明年1月)解禁市值居前的行业为银行、电力设备、医药生物、交通运输和基础化工。同时未来一个季度解禁市值占10月底自由流通市值比例最高的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14.5%)、银行(12.7%)、美容护理(10.8%)、社会服务(10.6%)和基础化工(8.7%),这些行业面临的资金流出压力预计相对较大。
风险提示
1、历史经验和指标可能存在失效风险;2、不同区间统计可能存在结论差异风险;3、因数据不完备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误差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