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延续今年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经营业绩则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人均利润同比均有明显下滑。
同时,从信托资金运用结构来看,投向领域呈现“两升三降”变化。其中,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
投向证券市场规模同比增逾三成
(资料图)
信托行业经过近五年的持续调整,信托业务的功能和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行业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延续今年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环比略降356.3亿元,降幅0.17%;与2021年末规模余额相比,增加0.52亿元,增幅2.55%;与2017年末的历史峰值相比,行业管理的信托资 产 规 模 下 降 幅 度 收 窄 至19.71%。
同时,信托资产来源结构持续优化,三季度,行业集合资金信托持续增长,管理财产信托重回增长通道,单一资金信托持续下降,总体延续“两升一降”态势。
此外,信托资产功能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王玉国指出,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以来,行业投资类信托业务发展明显加快,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今年以来连续三季度保持在信托资产功能分类的首位;融资类信托规模在监管要求和风险防控压力下,自2020年二季度以后持续下降;事务管理类信托2017年末达到峰值后,在压降通道政策引导下持续回落,2022年开始随着信托在风险隔离、风险处置、财富传承等领域功能的不断认识和探索,规模企稳回升。
从信托资金运用结构来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资金信托规模为15.01万亿元,同比下降0.66万亿元,降幅4.20%,较二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9%,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保持正增长。
具体来看,投向领域呈现“两升三降”变化,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房地产领域的规模和占比则进一步下降。
其中,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为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万亿元,增幅36.80%,环比增长7.40%;较 2021 年末规模增长24.59%;占比提高到27.85%,同比上升8.3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64个百分点。
王玉国表示,当前社会理财资金配置由非标类资产向标准化资产转移的趋势明显,信托业在证券投资领域与基金、券商、银行理财等资管同业相比,仍然规模较小,参与深度有限,但加快做强做优做大证券市场类信托业务已基本成为行业转型共识。
行业经营效益面临考验
另一方面,2022年三季度,信托行业的经营业绩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人均利润同比均有明显下滑。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行业累计实现经营收入673.52亿元,同比下降199.12亿元,降幅22.82%,同比下降幅度较2022年一季度同期收窄5.43个百分点,总体有所企稳。
从经营收入下降的影响因素来看,固有、信托业务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2022年三季度,行业累计实现信托业务收入547.73亿元,同比下降84.56亿元,降幅达13.37%,对行业整体经营收入下降的影响达到42.47%。
在王玉国看来,信托业务收入的下降主要受信托业务结构调整的影响。其次,固有业务其他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扣除信托业务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以外)为76.88亿元,对行业整体经营收入下降的影响达到44.00%,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部分固有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明显下滑,直接拖累了固有业务和总体经营收入。此外,固有业务收入中的投资收益也明显下降。
利润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为383.01亿元,同比下降173.75亿元,降幅31.21%,下降幅度略高于经营收入的降幅;行业人均净利润140.30万元,同比下降 45.34 亿元,降幅24.42%。
王玉国认为,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行业转型发展中的挑战,一方面创新业务布局要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等基础性投入,成本费用支出明显增长,但短期利润贡献尚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行业风险资产暴露增加,信托公司加大资产减值计提力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盈利水平。人均净利润指标自2022年以来已经连续3个季度处于负增长状态,也反映出当前行业转型过程中持续盈利能力面临的考验。
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上,王玉国认为,信托业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拓展社会财富管理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信托公司改革创新、统筹防范化解风险与创新发展。
具体来看,信托业要更加主动把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机遇,充分发掘信托制度功能价值,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打造具有信托特色和优势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综合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同时,深化改革创新,主动适应行业功能定位、发展逻辑、业务模式的内在变化要求,以及市场环境、监管政策调整变化的外在发展要求,加快迭代升级公司治理、内控机制,提升内部管理和运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