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海事局2023年“更贴近民生实事项目”相关要求,太仓海事局统筹辖区通航环境和民生需求,认真开展走访调研,设置并全面运行3处内河小型船舶待装待卸临时停泊点,形成“五个一”长效机制,实现“三心”服务。今年自运行以来,共服务船舶3400艘次。
创新服务举措和亮点做法
【资料图】
形成“五个一”长效管理机制
“一个主体管全域”确定太仓水上服务综合保障中心统一运行长江太仓段3处临时停泊点,实现调度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职责明晰、管理标准统一。
“一套制度管全区”按照“一点一策”“一水域一清单”等针对性措施,结合各处临时停泊点水域通航特点,建立船舶进出临时停泊点管理操作细则、协调联动机制、应急组织体系、“一零两全四免费”等制度,交管中心+快反中心通过电子围栏、电子监控定期巡查,实现3处临时停泊点全覆盖。
“一套系统管全线”建立涵盖船舶调度管理+CCTV+无人机+智能卡口+信用惩戒等方面的综合管理系统,制定了临时停泊点“一点两图”,实现对待装待卸船舶安全提醒、远程监控、现场调度、动态管理及建设主体的限制惩戒。
“一次待泊管全船”建立进出临时停泊点管理台账,待泊前核查船舶证书持有、船员配备、船舶AIS开启等情况,停泊后现场检查上述船舶“一零两全”防污染工作落实、船名标识、船舶装载等情况。
“一次申请管全程”船舶申请后,运行单位收集待装待卸船舶相关信息,开展计划编制及指泊安排,及时转发水上安全和预警信息,并提供接收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等在港服务。
评估锚泊服务成效
实现“三心”服务
3处临时停泊点的建设运行,既解决了船舶停泊难、交通难、污染物接收耗时等难题,又为船舶提供了精准调度、信息预警、航路提醒等服务,使“船到太仓就安心”成为一种常态。
3处临时停泊点统一设置在码头一侧,且均在码头泊位连线之内,减轻了因“南港北锚”造成的横越船舶频繁的情况,减少了夜间横越风险,船舶横越艘次减少35%,因横越引起的事故下降80%,长江太仓段通航环境进一步优化,使靠离泊、过境船舶放心航行。
3处临时停泊点的建设,避免了因每天四次高峰流管制造成的长时间不能调度船舶横越靠离泊影响生产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码头企业生产效率,自运行以来,3处临时停泊点共周转船舶3400艘次,日均服务30艘次船舶锚泊,减少了船舶待泊时间28000小时,为船舶和港航企业节约3000万成本,同时为太仓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第一战略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