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注册门槛不断降低,但恶意抢注的情况却不断发生,让一些企业颇为烦恼。”今年全国两会上,恶意抢注商标问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对此,代表委员建议,应进一步提升对商标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商标的使用原则。

一直以来,无论是知名人物名称、社会热点词汇,还是企业在先使用的标识,都成为恶意抢注者眼中的“香饽饽”,被用以不当牟利。尤其是不用先囤、待价而沽,以转让牟利为目的的囤积抢注行为,更是令企业头疼不已。对于企业而言,商标是企业的鲜明标识,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为恶意抢注的存在,企业商标保护遭遇“新烦恼”,不时卷入证明“我是我,你不是我”的商标保卫战中。

为防止“被抢注”,一些企业加强“防守”,进行大量防御性注册。比如,阿里巴巴拥有“阿里爷爷”“阿里奶奶”等“阿里系”商标家族;雷军除了注册“小米”和“红米”外,还注册了“蓝米”“黑米”等各种颜色的商标……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商标维护成本,也消耗了行政资源,还易使商标陷入“注册多、使用率低”的困境。因此,无论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还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都要求必须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

要打击商标恶意抢注,必须先找到症结再对症下药。恶意抢注商标为何屡禁不止?客观上看,恶意抢注商标的驱动力无非是“利”。目前,商标恶意抢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违法成本低、认定标准高、企业举证责任重等问题,在巨大利益诱惑下,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因此,治理商标恶意抢注,关键是斩断利益链,让抢注者无利可图。这要求双管齐下,在加强源头治理、完善商标注册机制流程的同时,加强对恶意抢注行为及主体的惩处力度、提升违法成本,尽最大可能压减恶意抢注者的获利空间。比如,提高商标抢注成本(包括注册成本、转让成本等),同时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再如,完善惩戒长效机制,建立恶意抢注负面清单或数据库并加强公示,促进各监管审查环节信息共享,形成治理合力。此外,还要完善商标使用原则和规则,优化对“恶意”的认定标准和审查程序,加强商标注册、使用、转让全链条管控。

无论如何,商标注册不能逾越法律红线、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底线。要刹住恶意抢注不正之风,就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严惩。只有让恶意抢注者有更强痛感,才能形成更强震慑。而近几年有关部门治理不断加码,就警示那些打着恶意抢注算盘的人,当及时刹车,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记者 张冬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