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在固碳方面是‘王者’般的存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廖宝文指出,红树林与海草床、珊瑚礁并称为三大滨海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生态系统,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的碳。其中,红树林是这些生态系统中固碳效率最高的,相当于热带雨林的5倍。
“1亩红树林的固碳效果相当于5亩热带雨林,要知道热带雨林的固碳能力已经够厉害了,但与红树林相比仍相形见绌。”廖宝文介绍,红树林如此高的固碳能力主要缘于两大奥秘:其一,红树林具有高生产力,其地下部分长期处于厌氧环境,减缓了根系和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加速了碳埋藏速率;其二,红树林大多分布于沉积型海岸河口,由上游河流和海洋潮汐共同作用带来了大量外源性碳,被固定并快速沉积在红树林滩涂的地下部分。
“现在,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目标。红树林的固碳能力也被挖掘出来,去年在湛江,第一笔基于红树林的碳交易已经达成。”廖宝文说。
据悉,2020年3月,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相关专业团队进行减排量(碳汇量)的计算后认为,在保护区范围内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预计在2015年至2055年间能产生16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去年4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正式通过评审,成为全球首个同时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碳汇项目,成为我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去年6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简称“基金会”)与该项目开发方共同签署了碳减排量转让协议,按66元/吨价格购买该项目签发的首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抵消基金会日常工作和开展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同时,基金会利用社会资金平台,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筹资780余万元,用于红树林保护、修复以及社区共建等工作。
示范意义极强将吸引社会资本营造红树林
“这笔碳交易具有极强的示范性意义,未来可能成为一个碳交易范例。”廖宝文告诉记者,“将来,很多排碳企业都会面对限定的碳排放量,如超过这个量就只能停产,不想停产就要去购买碳排放指标。红树林参与到碳交易当中也为排碳企业减碳提供了新思路。由企业出资修复和营造红树林,将可能成为一种新模式。”
目前,我国红树林的面积总共不到3万公顷。廖宝文指出:“以往红树林的营造和修复主要是政府出资,现在国家开始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到红树林的种质和修复工作,本着‘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未来或可让社会资本按照湛江的范例进行碳交易。”
廖宝文介绍,为鼓励地方更好地开展红树林的营造与修复,国家还规定,只要营造红树林成功,地方就可以获得相当于新增红树林面积40%的建设用地奖励。但这个建设用地指标怎么用,是否会分配给参与营造红树林的企业,还有待进一步落地。
廖宝文指出,“过去几十年,全世界的红树林面积每年都在以2%~1%的速度减少,而我国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这主要源自国家这些年来加大了保护和修复的力度。”
红树林越种越科学但适合种植的滩涂还太少
廖宝文告诉记者,以往红树林的修复和营造单纯重视植被,而现在更注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100亩滩涂地种植红树林原则上不宜超过60亩,剩下40%的空间可以给鸟类或其他动物栖息。现在这方面我们是越来越科学,红树林种类也是尽量选本土种,减少种植外来种。”
廖宝文指出,目前人造红树林的最大困难是可用滩涂地太少,“特别是沿海地区,很多地方都做了码头或养殖场,且不是所有的滩涂都能种的,只有在平均海平面以上到高潮位之间的滩涂才可以种植。”
廖宝文说:“红树林是典型的‘3分种7分管’,现在的标准是第一年工程验收,第二、三年是成效验收。相对而言,红树林一旦郁闭成林长成,就不需要怎么管护了。”
(记者 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