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河涌交错、水网如织。20世纪,番禺原有横水渡口100多个,曾被外地人称为“袋笃”、被本地人称为“镬底地”。那时,从市桥到南岸区域,交通非常不方便。

为保证番禺全县南北畅通,1974年,市桥大桥开始施工,选址北边的大洛口食品厂南侧、直架南边的南郊村南边基。1980年10月1日,市桥大桥正式通车,当天市桥大桥披上盛装、五彩缤纷。这是当时番禺最大的一项桥梁工程,全长500米。

市桥大桥是市桥城区最早接连市桥水道南北两岸的枢纽桥梁,是市桥地区往南通往沙田地区(现南沙区及番禺区桥南街以南的地区)的第一座大桥,同时为横跨市桥河道市桥段的第一座跨河大桥。

拟拆除重建拓宽主桥至21米

虽然几经修缮,但市桥大桥经历40多年的风雨洗礼和超负荷运行,其车辆运行能力已无法满足如今日益繁忙的交通需要。

今年6月30日,市桥大桥改造工程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开始环评受理公告。公告显示,工程拟将现状市桥大桥拆除重建并拓宽桥梁路面。该工程施工日期为2022年8月至2024年4月。公告显示,改造后的市桥大桥仍为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改造后拟在防撞栏上安装声屏障,桥梁南侧引道、引桥段声屏障共长178.5米;北侧引道、引桥段共长190.5米,两侧布置。

此次市桥大桥改造范围南起市桥大桥南岸南珠路路口,止于现状清河中路路口,改造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等工程。改造后主桥宽度将为21米,道路等级规划为城市次干路。

市民们对市桥大桥改造充满期待

市桥大桥承载着数代番禺人的记忆,市民奈儿就是其中一个。奈儿是土生土长的市桥人,她说:“小时候,妈妈常带我到市桥河边去。远远地望着大桥。我觉得它高不可攀,巨大无比。我问妈妈,桥有些什么用处,妈妈告诉我说,桥是让人们过河的,有了桥,人们要过河,就方便得多了。”

河的对岸,对于小时候的奈儿,是遥远的。渐渐长大后,从走路到骑车上学,大桥下是奈儿每天都会经过的地方。每逢来到这里,她都会抬头看眼前的这座桥。桥的那边——南郊,是她最向往的地方。

1998年初中毕业,奈儿考进了农校。爸爸告诉她,农校在南郊那边。“这表示以后我要过桥才能上学了,太高兴了。我恨不得马上上学去。”奈儿说。一年过去了,桥的那边早已不再陌生。上学放学,市桥大桥成了奈儿的必经之路。

阿周从小在南区长大,1973年出生的她,记忆中小时候甚少过河的对面。“市桥大桥建好前,大家要从南区到市桥,主要是坐艇(小船)出行。”阿周介绍道,20世纪70年代,过河一趟坐艇一两毛钱,一只艇能坐十个八个人,人满即走。艇那时停在现在品华楼附近,以前品华楼对出有个水上餐厅,渡口就在那附近,“那时南区主要是大片的农田,村落不多,住的人不多,过河坐艇不用排长队,有时挥挥手,艇就过来了。”

20世纪80年代初,市桥大桥正式启用,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初中我考上了市桥侨联中学,要到市桥的机会就多起来,每天都骑车从南郊村经市桥大桥到学校。”阿周说,市桥大桥建成的头几年,过河的艇还在运营,主要是观光或者方便家住渡口的人到对岸去,慢慢地,市桥河上的艇也“退出江湖”了。

“我的伯母住南区,早期市桥大桥还没建好,每天都要来回坐艇到市桥那边大西路尾的保健院上班,后来市桥大桥建成后,上班出行也方便很多。”阿周说。而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番禺在市桥河举办的首届龙舟赛,从南沙来的、鱼窝头来的、各镇街来的,市桥大桥上密密麻麻站满了观看龙舟赛的人,热闹非凡。

随着横跨市桥河的桥梁越来越多,两岸来往就越频繁,也越来越多人到南区居住,建起了一个个新楼盘。时至今日,市桥大桥仍然是往返市桥和桥南的重要通道,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每天都车多人多。“桥老了,安全隐患也多了!希望顺利改造完毕。”不少人对大桥的改造充满期待。

(记者 肖桂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