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大学总医院营养食堂内上演了一幕紧张的生死急救。一名幼童吃饭时被面条呛入气管导致呼吸骤停,几名食堂员工使用正确的急救方法,成功救回了幼童。 现场监控显示,夫妻俩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在食堂吃饭,发现孩子不对劲后,父母将孩子抱起呼救。这时,身后的餐厅工作人员孟祥景和段广锋等人也注意到了情况:孩子脸色发紫,不能呼吸,且身体开始发硬。他们立即协助父母,把孩子倒倾,拍打背部,同时迅速带路向医院急诊科跑去。然而,第一次拍打后效果不好,孟祥景立刻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快速冲击孩子腹部,几次冲击之下孩子的症状有所好转,逐渐有了呼吸。送到急诊室后,孩子经过抢救和检查,慢慢恢复了平稳状态。

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杨乐告诉记者,作为非专业的医务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判断孩子发生异物卡喉并且采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施救,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行为。因为气管完全梗阻导致窒息时,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几分钟。杨乐介绍,如果1岁以上孩子异物卡喉后无法说话,无力哭喊,无力或完全不能咳嗽,应立即用腹部快速冲击法进行急救。一岁以下小孩子救治方法主要是胸部快速按压以及拍背交替进行。施救后要到医院检查,确定冲击过程中是否损伤孩子内脏。

名词解释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位名叫海姆立克的人发明的,以冲击腹部治疗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方法,其方法是:如果患者清醒,操作者站在患者的背后,双手从其两侧腰向其腹部前面握拳,重叠之后再用大鱼际肌从患者的上腹部向内向上快速地冲击,使膈肌上抬、胸腔的压力增高,从而有一道力气向肺部与呼吸道冲击,物体从而从口腔排出。

(记者 罗世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