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贝在出生48小时后,就要开始接受了人生的第一项“考试”——新生儿听力筛查。据统计,新生儿筛查阳性率约为千分之三。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听力损害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至关重要。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郭良芬指出,如果宝宝存在听力障碍,由于他们听不到自己和别人的声音,咿呀学语的兴趣就会慢慢消失,语言的发育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最终导致聋哑、语言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问题。

但如果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就及时发现了孩子的听力障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帮助宝宝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有效地降低听力损害对宝宝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先天性听力损伤,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遵循1-3-6月的原则,即1个月内完成筛查,3个月内确诊,6个月内干预。所有的新生儿都应该在出生1个月内由相关听力筛查中心进行筛查;未通过筛查者,要在3个月内接受相应听力学及其他医学评估,以明确诊断;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者,要在6个月内接受干预。

“复筛未通过时,家长千万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郭良芬介绍,家长应带着宝宝在3个月内到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一旦确诊为听力障碍,应积极采用相应的医学干预,一般来说,越早开始康复训练,效果越好。

筛查结果通过,家长同样不能麻痹大意。郭良芬表示,当孩子患有听神经病时,耳蜗对声音的刺激也能产生反应,因此在新生儿耳声发射检查时并不能查出有问题,但其实是存在有听力障碍的问题。另外,一些迟发性耳聋的孩子,他们在出生时听力是正常的,但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听力也慢慢地越来越差。因此,当家长对孩子的听力、言语-语言水平感到怀疑时,不管听力筛查是否通过,都需要找医生进行听力学测试,以排除听力异常的问题。

(记者 张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