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赋能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大有可为。创业板作为创新企业聚集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近9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占比超6成、市值占比超7成,呈现“优创新、高成长”特点。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迎来两周年之际,证券时报开设《创新“深”态》专栏,以相关产业及上市公司为观察截面,聚焦深市创新生态的培育特色,剖析科技创新全链条,记录深交所打造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的探索发展路径。
城市马路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公园里,骑着共享单车的市民三五成群;超市内,消费者的环保购物袋装着精心挑选的绿色“有机”食品……如今,低碳正在走进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资本市场,低碳可持续也逐渐成为主流。
目前,共有139家绿色低碳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总市值超过2.8万亿元,涵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治理、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借力资本市场,这些公司持续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努力打造绿色产业新高地,助力构建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体系。
新能源汽车样本
“没有200亿元就不要造车。”几年前,一位新能源汽车董事长谈及造车成本的时候曾如此表示。
汽车制造是一个资金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一个制造厂的建设动辄就是上百亿投资,一个全新车型从研发到最后上市量产所需资金更是天文数字。新能源汽车更是如此,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来说,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正是它们所面临的共同困难之一。
畅通技术、创新、资金的藩篱,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主营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研发、生产、销售的亿纬锂能(行情300014,诊股),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从2009年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企业之一,到如今市值超过2100亿元的锂电池龙头,亿纬锂能的主营产品锂原电池在全球智能表计与智能交通领域应用数量超过17亿只,自2016年起连续6年销售额及出口额位列国内第一。
“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申请了3420项国家专利,其中授权专利1838项。公司攻克了多项锂电池核心技术,且先后获得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广东省专利优秀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1项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亿纬锂能董秘江敏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
由小变大,亿纬锂能的发展历程既是深市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样本案例”,也是资本和创新在低碳领域中同频共振的具体呈现。“在资本市场的强大助力下,公司的综合实力提升明显。”江敏认为,深交所注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型和创业型企业也可以得到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
“在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的大背景下,亿纬锂能发起了第四次再融资,成功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这次再融资发行,公司切实感受到了注册制改革带来的成效,以及对公司产生的积极影响。”江敏介绍,在再融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相关部门能兼顾上市公司实际,审核更加市场化,制度包容性和市场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
记者了解到,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覆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锂电池及电机原材料、电机、电控、电池以及整车设计等多个环节。例如,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目前已基本实现全产业链覆盖,连续5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首;当升科技(行情300073,诊股)是中国首批向国际市场出口正极材料,全球首批开发成功车用动力型高镍三元材料的公司。
突破“卡脖子”问题
从2001年实施重大专项以来,我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呈现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电子电气架构持续演进等动向,这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正变得愈发重要,“卡脖子”的问题亟待解决。
打破“卡脖子”,创新少不了。深市上市公司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已经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注重材料体系、系统结构、极限制造和商业模式四大创新,建立了涵盖材料研发、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分析、智能制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各领域的研发体系,并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前瞻性研发布局。
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宁德时代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在全球首创无模组CTP动力电池包;牵头完成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落地应用项目;牵头完成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科技专项、项目,成功开发出304Wh/kg高比能动力电池及模组,安全性能满足国标要求;全球首发钠离子电池……
在低碳领域中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聚光科技(行情300203,诊股)依托公司光谱、色谱、质谱和自动化等核心技术平台,解决污染源监测、环境空气监测、碳监测以及生态监测中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以业务“痛点”为导向,创新研制了光化学、温室气体、碳监测、超低排放等领域的新型监测设备。星源材质(行情300568,诊股)是我国领先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实现了对日美韩品牌的全面替代并逐步打入海外市场,有效弥补了我国锂电池产业链高度依赖进口隔膜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