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拥硅为王”,硅料百亿长单并不鲜见。不过,随着几大光伏龙头频频发布千亿规模的采购公告,百亿长单已经有些排不上号了。
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2月至今,已有至少8家上市公司签下13份长单合同,涉及约273万吨多晶硅,预计采购金额超过6000亿元。其中,最大一单的预计采购金额达1300亿元。
01
硅料采购再现千亿长单
10月25日晚,大全能源(行情688303,诊股)公告称,公司与全资子公司下称内蒙古大全近日与某客户签订了《采购框架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2028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32000吨原生多晶硅(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级免洗硅料)。按照PV InfoLink最新(10月20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08.96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
对于此次1300亿订单的“某客户”,大全能源并未直接披露其名称,公告称“公司已履行内部涉密信息披露豁免程序,对销售对象的有关信息予以豁免披露。某客户具有良好的信用,具备较强的履约能力。”
不过同日晚间,硅片龙头TCL中环(行情002129,诊股)公告称,根据公司战略规划与经营需要,为保障公司太阳能级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子公司天津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环睿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某供应商签订《硅料采购框架合同》。
合同约定2023年-2028年天津环睿预计共向某供应商及其子公司采购43.20万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按照PV InfoLink 10月发布的价格预测,预计2022-2027年多晶硅致密料价格,计算均价为14.6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630.72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
由于交易标的、交易区间、多晶硅吨数等多处关键细节吻合,市场普遍认为大全能源、TCL中环即为供求双方。以业内通常的合同金额估算方式,这一长单已成为“史上最大多晶硅订单”,无论是采购量还是预估采购额,均刷新历史纪录。
至于其中600多亿的价差,则是由于双方预估时选取的多晶硅单价不同——大全能源以PV InfoLink在10月20日公布的现价计算,TCL中环则是以PV InfoLink最新的未来5年“价格预测”均价进行计算。最终双方将“按月议价”进行交易,价格随行就市。
02
“拥硅为王”有何逻辑?
目前来看,上下游的供需错配,依旧是市场“拥硅为王”的主逻辑。
资料显示,多晶硅产能建设周期通常为12-18个月、爬坡周期为3-6个月,相比之下,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中下游环节扩产周期仅需3-6个月。
硅料相较于下游其他产业建设周期更长的原因在于,硅料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产能建设规模大,尾气回收、精馏分离、化学气相沉积等环节对设备采购的要求高,产线对产成品的纯度品质要求也较高。
在此情形下,终端需求上升时,下游组件环节率先扩张,导致往上游到电池片、硅片,再到硅料,每一个环节的需求总是比供给增长得要快。叠加今年以来局部疫情因素,投产产能不及预期,由此产生了供需错配。
可以说,硅料涨价很大程度上是抢料“抢”出来的,在余量有限的情况下,能供应零售市场的供应量一直不足,导致市场零星交易的硅料价格飙升,带动硅料价格逐月攀升。
供给紧张、需求高涨、价格水涨船高,这也让下游企业纷纷开始“锁料”。
自10月14日以来,大全能源已经发布了三份特别重大合同公告,几大客户合计采购金额预计达到了1918亿元。
除了大全能源外,通威股份(行情600438,诊股)、特变电工(行情600089,诊股)等硅料供应商也是超级大单层出不穷,“史上最大硅料订单”的记录不断突破新高,千亿采购额屡见不鲜。
光伏龙头企业们争相与几家硅料巨头“锁料”,折射出的正是其对市场需求的高度乐观预期。当硅料短缺时,下游企业与硅料企业签署采购长单以锁定后续供应成为普遍现象。
03
硅料价格何时降温?
不可否认的是,量价齐升的行情,使上游硅料企业“躺赚”丰厚利润。但对于中下游企业而言,则是“有苦说不出”,电池片和组件环节厂商如何消化成本压力成了一大难题。
对于后续硅料走势,上海有色网光伏资深分析师史真伟表示,目前硅料价格已经月度连涨了一年多,从目前来看,10月份迎来拐点比较难,因为10月份的大单基本上已经签完,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动。11月和12月份的走势,需要结合市场装机量来分析,看年底是否会出现装机潮。
展望2022年第四季度,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认为,尽管硅料可能迎来阶段性扩产小高峰,但随着光伏进入装机旺季,以及国内地面电站潜在的开工潮,硅料实际供需或仍然相对紧张,预期硅料价格降幅相对有限。目前来看,硅料仍将是光伏主产业链中供应最紧张、产能弹性最小的环节。
目前,业界公认的硅料价格拐点是明年。据第一财经,多位企业高管及资深从业人士认为,硅料价格的拐点大概率将在明年的下半年出现。这一时间相较此前预测的“今年三四季度”“明年初”又进一步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