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9月27日,在两艘海事巡逻船的护航下,“梦想”号邮轮缓缓驶离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将以天津为母港,开启由天津港始发的开往济州岛的特色航线。这也是继9月1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有关工作的通知》之后,从天津出境游的首艘国际航线邮轮。此外,9月30日,“地中海”号邮轮也将开启以天津为母港的国际邮轮航线,在经历了三年漫长的期待后,国际邮轮的再次起航释放出了天津邮轮旅游业复苏的积极信号。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邮轮母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已累计接待国际邮轮870余艘次,接待出入境旅客426万余人次。今年以来,天津市把推进邮轮复航作为落实“十项行动”的重大举措加快推进。天津海事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积极推进国际邮轮复航、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服务邮轮经济发展,打造邮轮旅游城市新名片。
加强协调联动,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天津海事局主动加强与管委会、边检、海关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配合港航管理部门做好邮轮复航保障工作,协同管委会共同做好适港产业招商引育,联合东疆应急局和东疆水上消防站,组织“梦想”号、“地中海”号邮轮开展应急演习,强化旅客疏散和消防救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邮轮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强化安全保障,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天津海事局成立邮轮复航工作专班,发布《天津海事局关于服务国际邮轮运输复航工作的通知》,强化邮轮安全隐患排查和重大风险管控。向船方发布邮轮安全提示卡,从船舶安全自查、防污染管理、新聘转岗人员职责熟悉、应急演习演练、通航环境保障、商渔船防碰撞等多方面进行安全预警和提示,进一步压实邮轮管理公司及船舶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互动式”和“模块化”邮轮安全监管模式,开展海事、船级社、航运公司三方联合安全检查,紧盯关键岗位应急人员配备、船舶关键性设备维护保养、船员实操能力等关键风险点,做好开航前安全体检。建立“一船一档”的邮轮健康档案,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会同船公司一起查找原因,商讨解决方案,持续改善船舶安全状况,搭建“人、船、环境、管理”风险防控体系,筑牢安全责任链。
优化通关环境,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天津海事局建立代理、码头、船方、海事四方联动机制,及时掌握船舶进出港动态及各项作业计划,建立邮轮复航24小时政务服务值班制度,设立邮轮复航服务绿色通道,为邮轮提供远程指导和预审服务,优先办理邮轮污染物接收、安全作业报备等业务需求。推行海事口岸业务电子化办理,将旅客信息由逐条录入优化为集中上报,实现电子证书、电子文书等无接触式核查,进一步压缩业务手续办理时限,助力口岸通关便捷高效,让进出天津的邮轮享受到“零待时”海事高效服务。“陆海空天”保障,筑牢水上交通安全防线。
天津海事局优化交通组织,邮轮进出港过程中采取单向通航措施,避免船舶会遇局面,优先保障邮轮锚泊、进出港动态,提前清理碍航渔船,及时调整施工船计划,对附近有影响的施工船舶提前清理,并发布航行安全信息,提醒船舶早让、宽让,保障航道清爽。
运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深化“陆海空天”四位一体立体巡航救助模式,拓展“无人机+海巡船”“无人机+电子巡航”的监管应用场景,高效保障邮轮安全进出港,强化邮轮靠泊期间码头安全巡视和电子警戒,加强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船舶的监控,为邮轮提供全方位、全要素、多维感知的监管保障。
安全是邮轮经济发展的根基,随着国际邮轮在天津全面复航的有序推进,天津海事局将持续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上旅游客流量日益增长和邮轮行业复苏发展,不断提高水上监管效能和海事服务能力,在服务港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展现海事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