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022年12月,苏北航务管理处徐州航务中心自行研发的RPA船舶辅助调度程序正式运行满一个月。该船舶辅助调度程序能有效解决重载船舶缴纳航运补水费自动操作及在不饱和调度规则下实现自动调度提醒。经该中心组织的运行调度专家组现场评审,专家组认为该辅助调度程序安全可靠,具有可操作性,极大程度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船舶过闸便捷度。

船舶辅助调度程序的成功投入应用,离不开一位航务青年的创新奉献,他就是刘山船闸的年轻小伙高阳!高阳自2017年入职以来,扎根运行一线,在总调室登记调度岗位上踏实肯干、善于创新。该同志在去年自行开发的船舶自动登记审核程序基础上,锐意进取,创新开发了船舶辅助调度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船员过闸满意度。

立足岗位 自主创新 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高阳在刘山船闸总调岗位工作时,看到总调工作人员每天面对大量船舶登记数据,要一条一条的审核,耗费大量的时间,便产生了研发一个自动登记审核程序的想法。所谓万事开头难,要想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最关键的步骤叫做标准化,然后是自动化,再往后就是智能化,所谓标准化就是业务流程业务规范的标准化。在刚开始时,高阳和其他运调一线人员将所有船舶过闸相关的业务重新梳理了一遍,这个过程讲究细致,需要将每一个操作步骤细化分解,高阳恨不得能把每一步的操作步骤都给固定下来,明确为执行标准,甚至有些业务情况极少出现,高阳也要专门列个表格进行分类梳理,有同事认为如此细致有些“小题大做”了,对此,高阳笑着解释:“程序虽然便捷高效,可远没有人这么聪明会变通,只能按照设定好的规则来执行,要是没有明确的业务标准,万一遇到这类业务,程序只会变得无所适从。”听到他的解释,质疑的人也都打消了疑虑。在完成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梳理之后,高阳着手开始攻关自动化,自动化要解决人工操作的问题,虽然业务流程有了明确的执行标准,但业务流程自动化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有些业务标准人工操作一目了然,但如何转化为程序理解的规则则是需要不断的摸索,一方面需要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程序尽量简洁也需要完善方案,有时无法优化程序,还得返回去优化业务流程,删繁去简。“这个过程感觉像是在自我较劲,哪怕已经完成了程序,总觉得有哪些地方还能再简洁一些、改进一些。有时候一个编程的思路刚想出来感觉非常好,但具体做的时候却发现很难,测试程序失败了不知多少次,最后甚至用直接在A4纸上画流程图的方法来捋清思路。”高阳介绍到。通过充分调研,刻苦自学编程知识,借助RPA技术,2021年成功开发了船舶自动登记审核程序。该程序的使用,实现了让电脑代替人工自动核查登记船舶的申报信息,并为符合条件的船舶自动登记,提升了船闸的工作效率。

实际出发 满足需求让系统更接地气

2022年,高阳继续攻坚克难,立足船闸工作实际,本着既方便船员又方便船闸工作人员的原则,在重新认真分析现有业务流程自动化建设的难点,多角度了解船员及船闸的需求后,自主研发了船舶辅助调度程序及配套水费系统辅助程序。该程序实现了重载船舶缴纳航运补水费后自动更改调度状态、集装箱等具备优先过闸条件的船舶自动审核提醒以及在不饱和调度规则下的自动调度提醒三个自动化目标,大大节省了人工审核时间。这其中的难点在于重载船舶缴纳航运补水费后自动变更调度状态的问题,由于业务流程涉及到不同系统,且不同系统处于内外不同网络,如何保证内外网络物理隔离的情况下实现信息交换成为最大的难题,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安全隔离网闸(GAP),但使用安全隔离网闸有两个缺陷,一是收费昂贵,二是不需要内网向外网传输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要内网获取到外网缴纳水费的船名信息,使用安全隔离网闸相当于花大价钱买的东西,却只用其中很少一部分的功能,针对这个问题,高阳想出了借助已有的船讯通微信平台和红外遥控技术,在不进行网闸硬件采购升级和保证网络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软件编写,成功实现了外网向内网传输船名信息的功能。为单位节省下单独升级安全隔离网闸的费用。

该辅助程序试运行以来至12月15日期间,共自动变更空载船舶为解冻状态4702艘,自动变更重载船舶为解冻状态2092艘,自动登记符合条件的集装箱船舶621艘,平均自动检测闸次信息300余次/天,检测上、下行待闸船舶数量和待闸时间400余次/天,在船闸不饱和运行期间及时对满足调度条件的船舶自动甄别提醒,减少了大量的人工监测工作。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船员少跑腿,大量节约了审核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船闸的工作效率,以前需要花费3、5分钟办理的业务,现在用不了1分钟就能够完成,切实增加了船员的满意度,助力苏北运河绿色航运转型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