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船如织,船舶爆满……近日,山东港口各码头一片繁忙景象,澎湃活力处处涌动。多年来,山东港口着力提升科技要素对传统产业发展的赋能,以智能化、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催动老树开新花。

干散货码头升级“焕新”


【资料图】

在记者印象里,干散货码头作业应该是人机配合、机机配合环节多,作业中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都相对较高。但当5月8日记者走进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的干散货作业现场时,却发现基本看不见工作人员,宛如一个大型无人智能化作业流水线。

在前港公司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自动化控制中心,理货员张佃亮身穿整洁的制服,密切关注着4号地磅的过磅作业情况。同时,他还监管着2号、5号、7号等其他3台地磅的过磅作业。

“和过去相比,现在过磅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在尘土飞扬的现场1人只能监管1台地磅,现在我一个人就可以独自监管4台地磅。不仅工作环境好、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也比以前大幅提升。”张佃亮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自4月3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4号地磅智慧升级改造完成后,该公司过磅作业效率提高40%、节省相关费用20万元、地磅系统管理效率提高50%。

无独有偶。4月29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在载有16.5万吨澳煤的“喜悦”轮作业中,日照港一公司单班单船煤炭流程化卸船作业效率提升16.4%,并打破单班单船煤炭流程化卸船纪录。“效率的提高,倒运车排放尾气和货物扬尘都相应减少,这一切都归功于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不断推进。”一公司门机队门机甲班副班长付鹏飞说。

原来,近年来,日照港对接相关科研院所,协同推进污染防治、节能降碳技术攻关,对标先进企业,以工艺升级、设施提升、精准防治等为重点,制定环保水平提升专项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港口环保设备的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随着10余类、50余台套自动化装卸设备建成投用,全自动工艺逐步代替人工流程,大大提升了港口整体作业效率。

今年,日照港会同山东港口科技集团日照公司、武汉理工大学等组织编写的《山东港口日照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方案》顺利通过中国港口协会评审。

实时理货提效率

近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件杂货码头全货种、全流程、全覆盖的“实时理货”新项目正式上线,成功实现件杂货码头作业中多方数据链的信息共享和实时理货。

多年来,件杂货码头理货一直沿用“一张纸一支笔”的传统理货模式。由于作业现场环境复杂,船舶结构各有不同,船图绘制复杂等因素,导致件杂货码头理货模式优化发展缓慢。随着港口作业量与日俱增,传统理货作业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港口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西联公司联合山东港口科技集团组成攻关小组,深入码头现场确定开发路线,经过无数次加班加点测试程序,最终完成了杂货码头全货种、全流程、全覆盖的“实时理货”项目。实时理货系统正式投用后,可通过PAD终端“一键式”录入方式,实现件杂货无纸化理货和实时理货,不仅推进了绿色化发展进程,而且还提高了理货员的工作效率和中控调度人员对现场作业的管理水平,助力码头现场理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过去,我们一听到要签700票装货单,就头皮发麻。700票,一式三联,就要打印2000多张,每张都要给大副签字……”外理公司理货站副站长刘正欣说。

日前,山东港口烟台港外理公司电子装货单系统在“洲际日照”“淮海明珠”等船舶理货作业中陆续完成上线测试,在进一步优化完善后,已正式投入试运行。该系统针对烟台港中非件杂货班轮、印尼件杂货航线出口船舶多达数百票的实际情况,通过单证自动获取、数据自动处理和签名一次生成等技术,有效解决了纸质装货单耗时费力低效等弊端。

“为你们的智慧理货点赞!”“淮海明珠”轮大副在理货意见书上写下了对理货智能化由衷地称赞。他表示,在签证装货单时,通过在线链接“一键”,实现500多票货物的批量签字,真实感受到了理货科技创新的强大优势和智慧港口的高效。

绿色能源加快应用

俯瞰山东港口烟台港龙口港区,在17号物流仓储库钢结构屋顶,有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在宽阔的屋顶上,2640块太阳能光伏板整齐排列、向“阳”伸展,聚合成巨大的“发电神器”,源源不断地将绿色“光能”转化成为强劲“电能”。

龙口港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推动港口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正有力推动龙口港公司向零碳作业区、零碳码头迈进。该项目充分利用光伏发电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优势,采用分散发电、集中并网设计原则,截至目前已完成发电136万余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487吨,减排二氧化碳1349吨,减排二氧化硫40吨,减排氮氧化物20吨,日发电量最高达5400千瓦时,各项电能参数均符合电网对电能质量的相关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夏季到来,太阳能光伏板将借助光照充足的季节优势,更加高效地运转,提供更加充足的绿色能量。”龙口港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张少强说。

此外,船舶岸电作为一种重要的降碳手段,在各港口正加快实现常态化应用。

5月5日7时,载箱量超过8000TEU的“马士基希妮斯”轮缓缓靠泊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简称QQCT)。此时,早已等候岸边的电气指导员潘广带领4名技术人员立即与船方人员通过对讲机进行岸电操作前的信息沟通。随后,QQCT对该轮实施了船舶高压岸电连接。在6个多小时的高压岸电连接中,输电量达到了6043千瓦时,创出了今年高压岸电连船新高。

今年以来,QQCT积极研究提升高压岸电连船数量的有效措施,主动对接各船公司增加船舶靠泊后的高压岸电连接,并做好船舶高压岸电各项参数指标的研究和分析。截至目前,QQCT今年已完成20次高压岸电连船,高压岸电输电6.4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31%和80%,高压岸电连船进入常态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