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宜昌市船舶检验中心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家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在宜昌揭牌成立,工作室致力于示范船舶研发设计、特色船型应用推广、船舶人才培养实训和产业链条延伸拓展,将为宜昌打造新能源船舶建造之都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湖北力推全国绿色智能船舶应用先行区建设的机遇下,面对绿色智能船舶产业这片“新蓝海”,被誉为“中国动力心脏、清洁能源之都”的宜昌,如何乘势而上?
抢抓“新”机遇
(相关资料图)
近日,《湖北省支持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试点示范若干措施》印发,从绿色智能船舶规模应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推出16条措施,通过国家、省、市、县四级资金和创新政策牵引,支持湖北省内液化天然气、电池等绿色动力船舶和智能船舶研发、设计、制造、应用和配套。
其中特别提出,重点在武汉、襄阳、宜昌、黄冈、荆门等地建设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给予适当考核奖励。
最新出炉的《湖北省突破性发展高端装备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也提出,在武汉、宜昌、黄冈等地建设绿色智能船舶建造基地,加快建成全国绿色智能船舶应用先行区。
宜昌,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迎来密集政策红利。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前布局,积极跟进。
2022年9月,宜昌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意见》,提出强力推进“电化长江”,发展专业化船舶检验机构,建设内河新能源游轮船舶制造基地,推动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中心。
2023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发出发展强音,高位谋划实施“电化长江”五年行动,加快公务船、旅游车船、运矿车船、港口作业船舶电动化替代更新,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打造“电化长江先导区”。
2月23日,宜昌市政府专题研究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进一步擘画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的“路线图”。
未来10到20年,是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在政策红利释放、政府部门重视、产学研合力推进等“组合拳”下,将推动宜昌地区造船企业、航运企业,从前端设计、研发,到后端建造、应用信息共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完整生态链,助力打造长江绿色黄金水道。
叠加“绿”动力
在宜昌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的揭牌仪式上,发布了首批旅游客船、货运船舶客运渡船、滚装船舶工程船舶、公务船艇等六大类37种示范船型并签约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
在这批示范船型中,既有全球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全国首艘油电气混合动力三峡标准船型“理航渝建1”、湖北省首艘LNG柴油双燃料动力三峡船型“帆盛102”等已经在宜昌建造下水的试点示范船型,也有专门针对长江客运货运、清江库区旅游观光等应用场景的特色船型,还有造型别致、设计前卫的绿色智能概念船型,可为长江流域乃至国内各地推广应用绿色智能船舶提供更多先进、前沿的方案选择。
绿色,是宜昌的发展底色。
宜昌因水而兴,水运发达。在宜昌船舶工业园内,不到3公里的长江岸线上,聚集了9家造船企业。为保护长江生态,宜昌奋力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主动融入“双碳”战略布局,大力推进“电化长江”“气化长江”建设,不断提升船舶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
据介绍,宜昌船舶工业园生产的船舶中,三分之一都是纯电、油气电混合动力、LNG动力船舶。数据显示,去年,宜昌新建船舶125艘、36万总吨,占湖北省一半以上。其中新能源船舶28艘,占湖北省新建新能源船舶总数的56%。
近年来,宁德时代、楚能新能源、欣旺达等企业先后落户宜昌,为绿色船舶产业链补上了船用动力电池生产的重要一环。
在实现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宜昌积极开展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工作,目前已累计完成299艘。每艘船,以功率为40KW的柴油发电机、平均每天使用10小时来计算,被改造的这299艘船,全年可减少使用燃油926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807吨,节约成本1568万元。
扬帆“智”蓝海
船舶制造,集多种产业门类于一身,是衡量一个城市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宜昌造船历史悠久,造大船、闯大江是宜昌人最厚重的文化基因之一。加之锚地、交通、港口、区位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备发展船舶制造业的良好基础。
公开数据显示,宜昌连续五年新建船舶超100艘,平均每3天就有一艘新船在宜昌下水。
今年3月10日,投资50亿元的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项目、投资25亿元的新能源船舶电控系统产业集群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0亿元的绿色船舶制造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宜都。
紧接着,3月29日,湖北省秭归县举行“相约秭归·求索未来”百亿级三峡库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创新试点示范基地项目暨秭归县2023年一季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签约仪式,现场签约34个项目,总投资190亿元。
其中,以百亿级三峡库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创新试点示范基地项目为引领,零碳排放绿色纯电动货船及充换电站项目、100MWh新能源船用动力电池系统生产项目等产业链项目聚集签约,为秭归打造百亿元级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巨轮”启航扬帆、保驾护航。
宜昌船企也正从简单的宜昌“制造”大踏步迈向技术上的创造,大胆进军新能源船舶制造的蓝海。
宜昌船舶工业园生产的船舶中,三分之一都是纯电、油气电混合动力、LNG动力船舶。
“目前的订单总额已经突破了3亿元,其中新能源订单占90%。”盛懋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扬介绍,“我们正在建造的新能源船有三十多艘,计划在明年做到国家新能源船舶四大板块全覆盖。”
据悉,该公司不久前和天津旅游集团海河游船签订了14艘新型多功能锂电游船及智能化游客服务设施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