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水光潋滟,秋高气爽。在海事巡逻船的护航下,“梦想”号邮轮载客缓缓驶离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即将开启以天津为母港的国际邮轮航线,这成为了天津市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工作过程中的一大喜讯。

9月1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有关工作的通知》,天津市积极响应并把推进邮轮复航作为落实“十项行动”的重大举措加快推进。9月21日,天津港又迎来了一艘国际邮轮“地中海”号与“梦想”号邮轮如蝶之两翼般停靠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经历了三年多漫长的等待后,天津邮轮旅游翻开了复苏新篇章。


【资料图】

“梦想”号邮轮停靠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天津海事供图

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的主管部门,天津海事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积极推进国际邮轮复航、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服务邮轮经济发展,打造邮轮旅游城市新名片,促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我们加强协调联动,不断创新服务国际邮轮运输复航安全监管举措,强化‘主角’意识,推动实现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优化通关环境,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陆海空天’四位一体保障,筑牢水上交通安全防线。”东疆海事局局长孙虎山表示。

多点准备 下硬功夫

前期走访调研,多方协调联动,强化应急管理,加强安全监管……天津海事多点准备,为邮轮复航工作下了硬功夫。

日前,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天津市邮轮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邮轮产业发展谋篇布局,邮轮复航工作加速推进。在此背景下,天津海事局主动作为,到天津东疆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等多地进行走访调研,深入调研国际邮轮复航推进情况,了解邮轮母港经营现状及对于海事部门的需求,全面把控复航关键风险环节,与相关单位开展安全共商,探索邮轮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努力方向。

“丰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全力开展设施设备检查维护,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完善邮轮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研中,东疆海事局向邮轮母港提出的系列相关建议为天津邮轮复航工作做足了功课,奠定了基础。

认识推动实践。天津海事局积极加强协调联动,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主动加强与管委会、旅游、港航、边检、海关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跨部门信息互通、监管协同,及时掌握邮轮动态、疫情防控信息、邮轮通关和靠泊需求等信息,随时做好通关服务和安全监管工作准备,配合港航部门做好邮轮复航保障工作,确保邮轮顺利进出港和安全靠泊。

“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陆地海岸虽隔着一条线,但我们为邮轮护航的职责与使命密切相关,众人拾柴火焰高,加强合作才是王道。”座谈会上,东疆海事局副局长刘文举表示。

同时,综合考虑到“梦想”号邮轮首次靠泊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的情况,在邮轮进港前,天津海事制作并向船方发放了邮轮安全提示卡,详细告知辖区通航环境特别是母港码头周边及航道附近情况,从通航环境保障、商渔船防碰撞、船舶安全自查、防污染管理、新聘转岗人员职责熟悉、应急演习演练等多方面进行安全预警和提示,第一时间获取船舶证书、船员适任证书等相关资料,为邮轮提供“一对一”远程指导和预审服务。

此外,在东疆海事局海诺人才培育工作室,记者看到,桌面上摆放的《国际邮轮进出口岸手续办理规程》《国际邮轮港口国监督检查常见缺陷》手册格外吸引人。“船舶安全检查被喻为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国际邮轮载运旅客数量多、海上航行时间长,防止船舶带病航行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这需要我们不断提升邮轮安检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定期完善相关手册,紧盯国内法规、规范和国际公约规则修正的更新情况,团队成员及时做好资料储备和知识更新工作。”东疆海事局邮轮海巡执法大队副队长戴鸿飞向记者介绍。

茶已备好,只待君来。天津海事的“迎宾接待”工作落稳落实。

立足安检 下苦功夫

“我们要强化‘主角’意识,下牢邮轮安检苦功夫,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杜绝船舶带病航行。”业务研讨会上,戴鸿飞表明了决心。

翻开戴鸿飞的手机相册,一张张船舶安检照片映入记者眼帘,小到松垮的透气孔上的透气帽,大到关闭不严实的防火门,这都成为戴鸿飞工作复盘的“辅助工具”。“手机相册辅助我回忆部分安检细节,成为我实际工作的记录簿,时不时翻开看,总会有一些撰写安检案例的灵感。”戴鸿飞告诉记者。

天津海事建立“一船一档”的邮轮健康档案,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会同船公司一同查找原因,商讨解决方案,持续改善船舶安全状况,搭建“船公司——船舶——船员”风险防控体系,建立“互动式”邮轮安全监管模式,打造“闭合型”安全责任链。

“我们经常收到海事部门发来的一对一关于海上天气预警的相关信息,能够及时了解到气象、水文、交通流量等数据,在实时互动中掌握航行环境动态。每一条消息里都夹带着执法人员的温暖叮咛,这是关心、是责任、更是守护。”“梦想”号船长周加宏告诉记者。

同时,天津海事局组织开展海事、船级社、航运公司三方联合安全检查,紧盯关键岗位应急人员配备、船舶关键性设备维护保养、船员实操能力等关键风险点,做好开航前安全体检。

“前一阵,邮轮几间客房的消防探头出现故障,恰逢国外厂家不再生产相关设备,这缺陷整改就成为我们的头疼事。幸好戴鸿飞及时帮我们支招,通过船级社积极联系到船旗国,出具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最后在船旗国的同意下,合理期限内完成了缺陷整改。”东方邮轮公司总经理刘泊激动地说。

此外,天津海事局强化应急管理,联合东疆应急局和东疆水上消防站,组织“梦想”号、“地中海”号邮轮开展应急演习,强化旅客疏散和消防救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邮轮安全应急管理水平。“火灾是造成船舶总体损失的第三大原因,我们把消防作为邮轮安全检查的重点所在,开展实地消防演练,全过程点评跟踪是我们的一项重点。演练不仅是我们发现问题的手段,更是我们及时总结问题与消除安全隐患的契机。”戴鸿飞说。

天津海事局立足安检,为邮轮乘客上了一份“平安险”,为船舶航行撑起了“保护伞”。

全力护航 下真功夫

天津海事局海上海巡执法大队为保障“梦想”号邮轮平安抵津做足了准备。“前方渔船请注意,邮轮正在进港,请尽快驶离航道,注意自身安全。”一声声催促,一遍遍呼叫,在护送邮轮进港的路上,东疆海事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记者来到海巡船上看到,船头、船尾的高清摄像头可以360度转动地录像、拍照,就像“行车记录仪”,而舰载旋翼无人机,上面的摄像头清晰度更高,可实现远距离查看、拍摄。这些巡航执法“利器”与电子巡航相结合,“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显著提升了水上交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和高效性。

据悉,天津海事局运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深化“陆海空天”四位一体立体式巡航救助模式,拓展“无人机+海巡船”“无人机+电子巡航”的监管应用场景,高效保障邮轮安全进出港;强化邮轮靠泊期间码头安全巡视和电子警戒,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船舶的监控,为邮轮提供全方位、全要素、多维感知的监管保障。

“科技化的监管手段,精细化的监管水平,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驾驶安全感,让我们的内心更踏实。”周加宏说。

随着国际邮轮在天津全面复航的有序推进,天津海事局推行优先服务举措,提升邮轮通行效率,加强多维监管,拿出“看家”本领,为全力护航国际邮轮下足了真功夫。

同时,通关环境的优化,绿色通道的畅通也为邮轮航行清障开路。天津海事局建立代理、码头、船方、海事四方联动机制,及时掌握船舶进出港动态及各项作业计划,建立邮轮复航24小时政务服务值班制度,设立邮轮复航服务绿色通道。

为进一步给邮轮进出港“送便利”,天津海事局积极落实“三互”大通关工作要求,依托“单一窗口”,推行海事口岸业务电子化办理,将旅客信息由逐条录入优化为集中上报,实现电子证书、电子文书等无接触式核查,进一步压缩业务手续办理时限,助力口岸通关便捷高效,让进出天津的邮轮享受到“零待时”海事高效服务。

安全是邮轮经济发展的根基,天津海事局将持续以海事队伍“四化”建设为指引,以科学精细智能的管理服务水上旅游客流量日益增长和邮轮行业复苏发展,不断提高水上监管效能和海事服务能力,在服务港产城融合发展和促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展现海事作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