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要登记”的消息成为热门讨论的话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

该消息源自央行、银保监会及证监会3部门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事实上,早在2020年7月1日,央行就陆续在河北省、浙江省和深圳市试点开展了大额现金管理工作,当时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为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在试点地区提取、存入起点金额之上的现金,都需要在办理业务时进行登记。

此次的区别就是存取款的限额下调至5万元,也即是说,个人在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存取款时,需要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规定并不会限制储户的存取款数额,只是在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时,增加了一项“填写资金来源或用途”填写内容。目的是为了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只要是正当合法的资金来源用途,做好登记,对群众的存取款业务并没有太多影响。

其实,银行规定的“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要登记”,可以很好地加强对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的管控,遏制洗钱、诈骗、偷逃税、贪污行贿等行为,提升我国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防范能力。

新规目的很明确,坚决补上现金交易这个不宜被发现的漏洞,让金融犯罪无处藏身,保障人民财产安全,维护国家金融秩序。

从财商教育角度而言,反互联网金融诈骗,资金监管是手段,财商修养则是关键。

作为新兴的教育赛道,财商教育近年来的发展也备受瞩目。随着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国民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金融消费市场中来。但金融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的30年光景,民众对金融的认知并不深刻,甚至很多参与金融消费的投资者都是通过自学,付出惨痛教训后摸索出来的主观经验。

如何提升民众金融素养、在源头上防范金融风险事件发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财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财商教育机构微淼教育相关人士认为,新规的推出,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杜绝遇到电信诈骗的事情。

但金融是覆盖面很广的,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老百姓依然要提高自身金融消费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此,财商教育机构微淼认为可以从5个方面着手有效防范金融诈骗:

第一,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出借个人身份证和银行账户、股票账户,相关复印件要注明用途并及时销毁,一旦遗失第一时间进行挂失。第二,金融消费前做充足的风控测评。风控既包括自身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也包括产品发行方的资质实力,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切不可将“李鬼当李逵”。第三,加强金融消费产品的学习。金融产品虽然五花八门类目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掌握一定的财商知识,了解金融的本质和运转规律,可以很好地帮助金融消费者做出“是非”判断,指导具体的执行动作。第四,坚决不碰非法金融产品。如不具备发行条件的原始股、非法集资、虚拟币、高利贷等。第五,杜绝投机的侥幸心理。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完善,一夜暴富的投机行为将越来越没有市场,而干实事真投资的行为会越来越受欢迎。

不可否认,财商教育一方面可以有效传播金融风控知识,增强金融风险的识别和控制,防患于未然。同时,财商教育是普及投资收益与风险相称的客观规律的认知,有利于建立和增强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此外,财商教育还能帮助从需求端降低风险资产错配的可能性,防控个人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