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制药缘何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的情况下,还引来不少惹投资者的担忧?此外,在当下行业产能过剩格局未变的情况下,东制药若想继续依靠维生素产品实现大幅增长或许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

年初,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制药”,000597.SZ)一改“铁公鸡”本色,豪掷8000万现金为员工发红包,这让公司一度成为“网红”。

但这一豪爽举措也引发不少投资者质疑,是什么让上市23年仅分红3次的东北制药如此慷慨地给员工发红包?或许这一切变化都与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方大”)有关。自去年7月份辽宁方大耗资12亿元成为东北制药控股股东之后,东北制药便延续了方大系摆“现金墙”的方式。

但是,易主后的首份财报到底如何?根据东北制药此前公布的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可这样的一份“优异”成绩单却遭到深交所的问询。因此,就公司财报等相关问题,《投资者网》联系公司,但最终却未能收到任何回复。

“靓丽”业绩的背后

据东北制药发布的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74.67亿元,同比增长31.5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64%。

然而,引人注意的是,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的背后,为何有不少惹投资者担忧的因素?

东北制药图表.jpg

其中,东北制药2018年的扣非后净利润4216.95万元,同比减少63.18%。这就意味着东北制药1.95亿元的净利润当中,有1.53亿元都是来自于非经常损益项目的收益。而其中有1.32亿元是来自于拆迁补偿款,系政府对公司控股子公司搬迁,以及公司厂区土地回收的补偿款。

东北制药2018年年报也首次将“VC及系列产品”单独统计,但其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却均出现下滑。年报显示,2018年东北制药该项业务实现营收、营业利润分别为8亿元、2.93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35%和26.55%;毛利率为36.55%,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55%。

招商证券表示,由于维生素需求的相对刚性所占下游成本较小,再叠加寡头垄断的格局决定的价格策略及短期小厂商供给的不确定性,未来维生素价格大幅波动或成常态。

尽管如此,东北制药依旧在不断加码VC项目建设。2017年4月东北制药启动VC项目(包括生产线搬迁和智能化升级)后,公司为其募资8.26亿元;2019年3月4日又计划定增募资20亿元,计划对该项目再投入4.7亿元,但其投产时间却延期整整一年至今年的12月。在行业产能过剩格局未变的情况下,东制药若想继续依靠VC实现大幅增长将面临更多不确定。

如此看来,东北制药核心产品的盈利情况也充满着不确定性,那未来公司该如何应对行业所带来的不确定呢?公司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提升业绩?公司层面并未作答,暂未知晓。

此外,一直以来,东北制药依然饱受成本之困。去年公司营业总成本达到74.38亿元,仅有0.29亿元的利润空间。其中营业成本占据大头,期内达到43.77亿元,同比增长近28%;销售费用更是大幅增长超70%,达到19.18亿元,严重吞噬盈利。

150亿的新目标

东北制药在年报中强调,2019年度公司合并抵消前营业收入预计为150亿元,净利润预计比2018年度增长不低于50%。就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公司主打产品维生素类药物盈利未出现增长的情况下,东北制药要实现150亿的营收目标恐怕并不容易。

除东北制药受成本之困以外,公司的应收账款也是一大难题。截至去年年底,东北制药应收账款和票据共计23.62亿元,同比增长近28%,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接近66%,而东北制药应收账款账龄在3年以上的坏账计提比例为100%,涉及的应收账款近2.28亿元。

面对如此多的应收账款,倘若出现大范围的无法收回将会对公司完成150亿的目标造成威胁,那未来公司又该如何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另外,东北制药去年12月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存在汉飞生化、东汉发展、智多星实业的应收款项合计约1.99亿元(2017年已计提坏账近71万元),因对方经营情况较差,债权收回难度较大,公司打算全额计提剩余坏账准备近1.99亿元,但此次公司计提的应收款坏账准备仅有0.16亿元,显示坏账风险未完全释放。

东北制药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东北制药总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制造及医药商业,主要生产维生素系列药品和抗感染系统用药等。而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来,到至今仅分红3次,目前已经连续9年未分红了。虽然,公司年初因“现金墙”而一度走红,但作为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也是其责任,东北制药今年是否还有分红计划?《投资者网》也就这一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致函东北制药,但公司依然未给出回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