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0月17日,随着一声汽笛响起,香港籍拖轮“利达T3”号作为首艘直航入境维修的港澳籍本地船舶,在中山中外运码头完成相关口岸查验手续后,直接驶往维修企业码头专用泊位,标志着港澳籍本地船舶直航湾区内地口岸入境维修在广东中山顺利实施。

一直以来,中山市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船舶修造产业配套完善等突出优势,常年承接港澳籍船舶入境维修业务。但受限于以往口岸政策的制约,前期港澳籍船舶入境维修进出口岸均采取拖航方式,由此产生了维修成本增加、船舶通关效率较低、水上安全风险较高等不利因素。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等重大国家战略所释放的政策红利,中山海事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推动港澳籍本地船舶直航入境维修便利化通关。并通过进一步完善口岸安全监管和参考航路指引服务,解决港澳籍船舶驾驶员不熟悉内地航道、水文及气象的航行安全问题。中山海事部门还会同海关、边检、地方口岸管理部门开展多次协商交流和现场办公,推动出台地方性工作指引,形成直航事宜共同建设、监管风险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据相关船舶修造企业负责人介绍,随着相关便利措施的实施,中山市临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动能将进一步激发。预计相关企业将降低10%左右的维修成本,增加30%订单量和数千万元的产值。此外,实施港澳籍本地船舶直航进出内地口岸入境维修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都尚属首例,将有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船舶高效便捷流动和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广东“1310”工作部署的有力举措,在推动交通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