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打捞轮“大力号”6日驶离上海横沙码头。未来两三个月里,它将与“奋力”轮携手让沉没的清代长江口二号古船重新“破浪而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江口二号是一艘清同治年间的贸易商船,也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帆船。目前,它正沉睡于上海崇明横沙岛东北部北港航道水下。考古调查显示,这艘清代古船残长约38.1米,载有不少精美文物。
考古专家指出,清同治年间正是上海开埠初期。长江口二号满载上海开埠信息,犹如一枚“时空胶囊”沉落海底,其中蕴藏不少悬念。例如:它是艘什么船?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又为何沉没?
尽管揭开这些谜题需要时间,专家们仍试图找到一些破解长江口二号身世之谜的关键线索。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介绍,经考古人员水下探摸发现,长江口二号船底和龙骨平坦,很有可能是一艘大型沙船。而沙船,正是见证上海“以港兴市”成为现代大都会的重要航运载体。沙船亦因此醒目地出现在上海市市徽上。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曾经盛极一时的沙船如今已经没有完整实船存世。那么,长江口二号会不会是一艘“千帆过尽”后从历史深处“重新归来”的沙船?
翟杨对记者表示,从水下探摸信息判断,长江口二号属于沙船船型的可能性较大。但最终判断它是否为沙船,还要等候长江口二号的舵叶出水。
“清代中国木质帆船的舵叶各具特色:沙船的舵叶是宽长方形;广船的舵叶上常有菱形开孔;福船的舵叶呈狭长长方形……区别一目了然。目前,我们已经探摸到长江口二号的舵叶被压在船身下。可以说,这个舵叶就是揭开古船身份之谜的一把‘关键钥匙’。”
那么,何谓沙船、与上海又有怎样的渊源?中国航海博物馆长期研究传统舟船的专家叶冲介绍,沙船又叫“防沙平底船”。“沙船是个大家族,发源于长江口及崇明一带。它的特征就是平底、多桅多帆、吃水较浅,可以‘行沙’‘坐滩’,在沿海和江河都能航行,特别适合泥沙比较多的长江航道。”
事实上,沙船的名称出现较晚。宋代才有文献记载“防沙平底”战船,明代出现了“沙船”的正式名称。清代开始,沙船家族十分兴盛。据文献记载,清嘉庆、道光时期,常聚于上海的沙船大概有3500艘左右,从事这个行业的水手约10万余人,每年的运输量在25万吨到30万吨左右。
一幅流传于日本、明末清初的《唐船之图》,“定格”了中国沙船的“盛世风华”。这幅古画描绘了中国商船从中国东南沿海到日本长崎港的图景,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属于“沙船家族”一员的“南京船”,它长达近70米,风正帆悬、神采赫赫。
“清代解除海禁,上海随之跃升为连接中国南北的中心口岸,充分显示出其滨海枕江的地理优势。”中国航海博物馆副研究员顾宇辉长期研究上海开埠时期国际航运贸易。他指出,上海开埠前后沙船业达到巅峰,“繁忙的上海沙船,成为当时中国乃至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最重要物流‘动脉’和‘生命线’……直至上海开埠一段时期之后,沙船面临和洋式帆船、轮船的激烈竞争,才逐渐走向衰落”。
沙船有力推动了上海航运业腾飞,成为当时的支柱行业,也辐射众多其他行业。1858年两江总督何桂清曾在奏折中写道:“江苏一省,精华全在上海,而上海之素称富庶者,因有沙船南北贩运。”当时的上海沙船行业可谓“领袖百业”,直接推动了钱庄业、布业、北货业等在城市中兴起。
“今天我们漫步上海南市老城厢(现上海黄浦区所辖),依然可以从很多有趣的地名中感受到沙船业对上海的巨大影响。南市曾是沙船码头和货物集散地,所以有集中棉花交易的‘花衣街’,聚集大豆商人的‘豆市街’,以沙船商人命名的‘王家码头’,建有沙船业同业组织商船会馆的‘会馆街’‘油车巷’等等。沙船在上海城市街巷中留下了‘密码’,也给我们留下了文化遗产。”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认为,上海以港而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城市,沙船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打捞长江口二号这一沉睡水下的“时空胶囊”,对理解上海“何以成为上海”意义深远。
专家推测,从目前水下考古所获信息来看,长江口二号船体比较完整,触礁沉没等可能性相对较小,更可能是受到“超载”或“遭遇极端天气”影响。当然,亦可能是两种因素叠加导致长江口二号沉没。不过,“沙船猜想”仅为科学推测,所有谜底必须静候古船“破浪而出”才能最终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