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事故。”这是青岛海事局黄岛海事处油港区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陈晋鹏接受采访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陈晋鹏从事危防监管执法业务十多年来,“细”“稳”“准”是他执法工作的鲜明个性,在日常安全监管和突发险情处置中,他注重工作细节、找准问题症结,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资料图片)
干工作 他“胆大心细”
“大事故都出在小细节,每次执行监管任务都如履薄冰,胆大心细才能干好这行。”这是陈晋鹏参加工作多年来的肺腑之言。
逐条核对集装箱船舶历史缺陷,反复考察船长法规熟知度,现场开箱检查危险货物,这是陈晋鹏日常监管执法工作的真实写照。他积极参与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查处制度建设,先后查处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20余起。“执法检查不仅要发现问题,更是要整改安全隐患,保障生产作业安全。”陈晋鹏说。
上个世纪90年代起,青岛海面不时出现不明小块油污,成为群众的“揪心事”。面对“来历不明”的油污,陈晋鹏带领团队走码头、进企业、登船艇,与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污染物处置单位和各个行政机关等反复沟通,摸清、封堵多个污染源,理清油污损害索赔渠道,经过一年的专题研究与行动整治,海上不明油污出现的次数已大幅减少。海面清亮了,海事人的名片也亮了。
在2021年“4.27”青岛外海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他从收集各方物资到精准分配物资,每天工作到凌晨也毫无怨言,将成百上千吨物资及时送到了清污船。“虽住在同一屋檐下,60多天几乎见不上面,但我知道他忙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同在海事系统工作的妻子说。
搞创新 他“刻苦钻研”
“非体系船公司”,是指未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中国籍船舶的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非体系船公司”规模小,安全管理不规范,历来是海事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小散公司容易闯大祸。”陈晋鹏描述道。
他带领创新团队结合辖区“非体系航运公司”实际情况,在海事监管法律体系之下,建立了一套“2+2+4”监管模式。这套监管模式采取了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行政管理与教育培训相结合,防控监管与服务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每年召开两次安全管理会议,开展两次专项检查和四次现场抽查,有力地保障了辖区“非体系船公司”的营运安全。
液货船货值大,监管链条长。为了保障液货船在各个环节的安全,2019年,陈晋鹏带领团队探索出了“安危与共1+1”关键点工作法,“1”代表海事部门的内部监管,“+1”代表其他各方的外部监管。该工作法将船舶安全、船公司管理、码头靠泊条件、安全作业条件等关键环节串成了一个闭环链条,达成了全程内外部监管双结合的目标,最大程度保障液货船舶的安全生产。自2020年推行该工作法以来,实施船舶现场检查艘次数年均增长27%,发现缺陷数年均增长19%,行政处罚案件数年均增长约76%,执法效能得到极大提升。
带新人 他“悉心教导”
“陈队平日最亲和,但干起事来是真严肃。”同事们介绍道。作为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依托“液货监管创新工作室”,打造了教育实践平台,带领青年职工屡创佳绩。
每当监管执法现场出现新人面孔时,陈晋鹏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耐心讲解装载危险货物船舶的禁区及相关危险性,他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渗入到青年职工的心中。那一刻,他是大家心中亲和的大哥哥。
每当在监管现场中发现新问题,他就带领大家围绕新问题确定研究内容与方向,并限期拿出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必须穷追猛打,抓住细节做事情,见人见事见结果。”这一刻,他是团队成员心中严谨的陈队长。
相比严谨的工作作风,陈晋鹏在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方面,给了青年职工最大的发挥空间,在他那里允许“天马行空”与“头脑风暴”。2021年,创新工作室成员刘淑凤就是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发明了应急报警装置并成功申请到了国家专利。为备战2022年青岛海事局危防比武,他大胆启用工作室新生力量,带教、授课十余次,团队成绩名列前茅。
“办法总比困难多!”是陈晋鹏一直以来的座右铭。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让陈晋鹏始终紧绷着一根弦,不敢有一丝懈怠。